第四十三章 上门邀请(第2/2页)永乐小郎君

落下了半个月的课,一开始有些吃力,还好几位大人放慢了进度,眼下已经跟上了。”    杨士奇微微点头,道:“为学一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资聪颖,行事还算稳重,又有如此好的机缘,须得努力上进才是。”    李旭点头称是,两人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李旭想起前几日杨熙的话,想问问杨士奇,可身边还有两个丫鬟,一时不知道该不该。    杨士奇见此情形,向两个丫鬟示意了一下。等到厅里只剩翁婿两人,杨士奇这才开口:“有什么事,吧。”    李旭看看左右,稍微压低了嗓音道:“岳父,听闻两月后赵王殿下就要出京就藩,此事可定下了?”    “朝堂大事,你一个子那么关心干什么?”杨士奇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李旭苦笑一声,摇摇头道:“婿是皇长孙的伴读……”    话虽未完,杨士奇却懂了李旭的意思。皱着眉头想了想,开口道:“此事基本已定,只是这期间若是生出什么波澜,赵王殿下是否会就藩还在两。”    李旭也跟着皱了皱眉头,正在思索些什么,却听上面杨士奇带着一丝怨气道:“你个十岁孩童,皱着眉跟个老头似的,也不知哪来的深沉心思。为父可不会将女儿嫁给一个未老先衰的子。若是出了事自有大人顶着,要你跟着操什么心?”    一时间,李旭被噎得不知什么好。只是看见杨士奇佯怒的表情,心里倒有些温暖,有些事也就可以摊开来了,或许杨士奇可以给自己出出主意。    “岳父大人关怀,婿感激之至。”李旭慢慢的道:“婿本不想操心那些事情,只是自从二哥被掳,一件件事情便冲着李府而来。虽然解决得还算圆满,可婿也明里暗里得罪了不少人,婿年少,力有不逮,故而忧思慎重。”    “哦?”杨士奇听得这番话,倒是有些好奇起来:“你得罪了不少人?哪些人?”    “杭州府长兴县,康家。”    杨士奇笑了起来,摇摇头道:“你也太杞人忧了,那康家虽然有些势力,可毕竟只是一富户,现家中男丁全判了流放,剩下的不过是些女流之辈而已,不足为惧。”    虽然杨士奇这么,可李旭的脸色依然凝重,迟疑了好一会,李旭才决定将隐藏的事情出来:“岳父可知道曾经的建文帝,就是婿在康家找到的。”    “什么?”杨士奇大吃一惊,顾不得摆长辈姿态,当下站起身来拉着李旭走到正厅旁的书房里,吩咐下人不得打扰之后,关上书房门,急切的:“快,到底怎么回事?”    李旭不敢怠慢,一五一十得将二哥被绑架的前后详细了一遍。    杨士奇随着李旭的讲述,脸色阴晴不定。待听到最后,杨士奇想了想,问了一句:“此事你可曾泄露出去?”    李旭摇摇头:“除了皇上,我爹和我舅舅隆平侯,也就婿和岳父知晓了。”    杨士奇脸色这才稍微好了一些:“此事决不可传出去,否则抄家灭族都是轻的,切记!”    李旭点点头,道:“皇上那边婿倒是算有个交代,只是康大善人这边,既然敢做出如此大事,想必是有所依仗的。只是当时为了不让康家狗急跳墙,婿建议皇上将斩男丁变为流放,现在看来,倒是给李家留了个隐患。”    “无妨。”杨士奇长吁一口气,刚才紧张的情绪才稍微缓解下来:“康家的依仗无非是那些建文旧臣,如今大事已定,那些人自然也就熄了心思,不会再和康家有来往。康家也没有理由再对李家出手,除非他们真的不顾灭族之祸。多留个心眼也就是了。”    杨士奇这么一分析,李旭也差不多想明白了,稍微放松了一些,可是想到自己的锦衣卫百户身份,李旭又皱起了眉头:“岳父,还有一事……”    “还有?”杨士奇眉毛一挑,好奇的问到。    “婿也猜不准,只是想来想去,觉得很可能是……是……汉王殿下!”    “汉王?你怎么会惹到他身上?”    李旭又将皇上朱棣暗中吩咐自己护卫朱瞻基,元宵节秦淮河边发生的事情了一遍。    好不容易又完一事,李旭觉得有些口干,只是见杨士奇坐在太师椅上愁眉不展,苦思冥想,李旭也不好出声打扰。好半晌,杨士奇才站起身来,看着李旭苦笑一声,了一句话。    “早知道你这么能惹事,为父当初就该把亲事辞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