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杀意(第2/2页)北朝世兵

人矣。

    但是他们留下来的精神,堪比登堂之伊尹,再世之黄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人们。虽然后世的隐士全都是徒有虚名之辈,但是从他们假意的眼神中,亦能看到当年真正的隐士们的影响。

    湘州洞庭水,曲折过阳。

    赵烈打听好久,方才弄清萧氏所在。其实大家族不会将自己的家宅选在城内。但是由于萧叶若父亲任职的原因,便又在城内弄了一个大宅。其真正的宅院,一般都在乡村之中,绿水环绕之下。

    因为自古以来的战争,都会将铸造城墙的城市当成屠戮的对象。而秦以前的城池大都伴随着商贾性质与防御性质,所以并不能吸引很多人口居住。

    而那时的重心则还在乡村之中,汉代以前的乡评与乡党,集会和议政,都会在乡一级展开。故而世家大族为了预闻政事和躲避战火,都会将家族的根基布置在乡村之中。

    甚至分支若木的兰陵萧氏,也会如此选择。他们虽然被安置在以整个城池作为自己的根基的江南水乡。但却将自己家族的底蕴安排在乡下,让那些黄发孩童,在安静中,度过幼弱的时光。

    乔迁在江东的萧氏,将自己的子孙布满下。甚至獠人所在,都有萧氏儿孙的分支。

    瞿二一生从未进过大城市,在他的脑海中回荡的似乎只有石头的墙基与木制的栅栏。一切春色,都会在自家的院墙之中悄然而至。

    但是当他见到那巍峨城墙的时候,心中的敬畏与恐惧,甚至超过了面对千万军队的那种绝望。

    赵烈看他痛苦的面色,略有不忍,不过他还是一直在劝他:“你如果觉得不适,就先躲起来。如果觉得要坚持住,便跟着我一道进城。”

    瞿二心里难受,那来往行人的目光从看清他面上的刺配开始,一直追到他彻底离开他们视线范围。

    “主家进城吧,我且在附近忍上一阵。”瞿二道。

    赵烈却犯了难,他皱眉道:“我这一入高门,恐怕有可能再也出不来,如何能护你周全?要么咱们趁着夕阳入城,在城里想想出路吧。”

    瞿二脸色不改:“主家不必担心,吉人自有相。且我自有生存的办法,我自幼及长,能活下来就已经如同獠人豢养蛊虫一样,百里挑一。

    一切便都要仰仗着主家了!”

    ……

    朝阳照射着缓缓打开的城门,那厚重的城门,配合着机关的“嘎吱”声,缓缓迎接进出的人们。辰光照射在甬道之中,驱逐着内里的寒凉与阴暗。世家大族的名字,如同城上的字迹,铭刻在曾经血腥铸就的城墙之上。人们觉得并没什么受到影响的地方,但每每走过,却都后背寒凉。

    守城的士卒穿着齐整,缨枪铮亮,却都是门面的担当,不是什么战斗力。假如战争降临,他们便是第一批送死鬼。

    赵烈看着远去的瞿二,心里再次回忆起约定相聚的地点,心下决然。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一个交代,无论在萧家,还是在萧叶若。

    ……

    萧家门庭若市,虽然萧氏的祖宅在江东南兰陵(江苏常州武进),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儿孙各成枝丫。

    萧秉言字德望,萧叶若的父亲。自从受任长沙,几十年如一日般为家族辛勤付出,默不言劳。他唯一惦记的,除了自家长子的出路与地位,便是自己的女儿萧叶若。

    他有些心痛,自认为教养有方,出落的女子婷婷玉立,款款大方。嫁的人家,门第也是四品家门。本来人同喜的事情,甚至女儿出嫁当,不惜赔上金银绣锦,也要让自己女儿的门面风光无限,甚至不亚于一品家门的聘娶。

    谁曾想王氏父子不仅抛弃了擦肩而过的亲事,还舔着脸回来报信。这等气,便是萧氏的族长也忍不下。

    近来公务繁忙,好不容易有个休沐的时间,家仆便急匆匆递来消息:家门外有一褴褛之人,有姐萧叶若的下落。

    萧秉言忽然拍案而起,也不管他人如何反应,道:“若是强盗流寇,先戗杀在前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