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临行送别(第2/2页)北朝世兵

意外,子到底喝醉没喝醉?他觉得和一个不满二十的青年人谈论这个问题,有点欺负孩子了。

    赵烈却不管他是否应答,便将一大杯茶水一饮而尽,道:“下江山,家族永年。纵然世代都有英才现,又怎么能永久奴役下?九品中正制,到底能传承多久?”

    萧秉言道:“你年纪尚青,不能理解其中曲折,千年功过,岂是一人能解?”

    赵烈道:“鹏鸟一飞,雄略百万里。屋檐再高,又能容下多少?南方并非我所愿。”

    萧秉言旁敲侧击道:“南方如何不是你所愿,那北方胡虏,便是你心中的归宿不成?”

    赵烈笑道:“以下的利益,南方并非富庶之地,纵然有广州一地贸易往来,恐怕还不够北方正视。

    胡虏虽然雄居中华大地,却居的恰到好处。大人可曾想过,那大汉王朝曾经的富庶,今日又丢了多少?”

    萧秉言听出赵烈话语间的意思,他确实清楚下大势,他甚至一辈子都没去过北方,但是也或多或少知道,北方究竟多少世家,北方关塞以北,又有多少豪雄起家。

    可是一个青年,又怎么可能凭借所谓的“志向”起家?难不成要耻笑下所有蛰伏的英豪们,起家这等事,都办的不尽其人意?

    赵烈红着眼睛,道:“当时世族南迁,其中究竟为了什么,大人不会不知道吧?”

    萧秉言还未等出个什么,赵烈便又道:“汉王朝的疆土,或许还没有现在三国加起来的疆域总和大,但是她的威力又岂是三个国家加起来能一比高低的?

    这是所有汉儿的大道,大道难行!这下的桎梏不在于事理自然,而在于人心的阖锢。这转眼三百年的岁月里,我们可曾想过多少人栖身深山,甚至为北地胡族出力,最后攻下我晋室江山?”

    两人忽然沉默了好久,只能听到火炉里柴火哔啵的声响,那空气中的热气,似乎永远都在消散。下人皆不懂的道理,似乎本就难以理解,并非有什么迷住他们的眼睛,仅仅高瞻远瞩四个字,便是鲤鱼跃龙门的千年一遇。

    赵烈捻着茶杯,在清水之中转圈圈,悠然叹息道:“斜倚栏杆,莫问封侯话,沙下。”

    萧秉言心里咯噔一下,叹了口气,心道:命,难违!

    ……

    南方的春,空气清新,远处的山上并非如赵烈后世所在,那般突兀的荒山。此时的重岩叠嶂,倒显得那么的灵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真不差,就算是山上弄茶树的姑娘,都长的那么好看,完全没有后世人面皮上的污垢与粉刺。

    当日对坐,萧秉言沉默良久。最后赵烈出入萧氏宅院,毫无阻拦。初春的气,都在山野之间,虽然动荡的年代,却阻止不了世家大族的生存发展。

    赵烈从未见过那些茶树,此时却站在底下感叹苍生。身旁跟着的,是当日与他对酒令的少年,从那开始,他的眼眸,甚少离开赵烈的左右。

    “姐夫,我可能与你同归北方?”家伙年纪不大,实际也不过十一二岁。

    赵烈有些意外,问道:“为何?”

    他看着赵烈的面庞,心情复杂:“姐夫你这般年岁,便行走南北。我又有何不可?”

    赵烈颔首微笑,并不言语。萧氏的僮仆这时跑到山上来,明明只有直上直下几十步,愣是让他跑了很多曲折。

    那僮仆气喘吁吁的,上来拜道:“赵公,主家要为你饯行。”

    赵烈拍了拍子的肩膀,道:“我被逼无奈必须做出选择,你不同,你的人生,会很精彩!”

    山上忽然跨越了彩虹,那一道一道的,好些个。人们抬着头,仰望了好久。很多老人都,这个景象,很少能看到,听出现这个景象的时候,似乎还在春秋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