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江北去(第2/2页)北朝世兵
吓人,已经超过了丑的范畴,但是此时也没人嫌弃他。赵烈当日如果不拦着,众人可能已经把他当成强盗分尸了。
但是一个人从不从良,并不是那么重要,有时候一件事情的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因为结果只代表着一件事,甚至是一个过程的结束,但是一个过程却给人无数个结果的启迪。
赵烈相信瞿二,并且相信这几日的生活,足够给他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启迪,这便已经足够了。
类似于先生的叮嘱,亦或是启蒙。让一个莽夫如此开窍,便是过程的细心培养的作用,与结果并没有什么关系。
一家人就站在春风中,默默地看着那个瘦弱的少年,一步一步地,牵着马匹,慢慢顺着风向,向北行去。
赵烈很讨厌离别,因为他总会因为这个事情伤心,他每次离别,面对的都是一条长长的古道,感受的,都是一样的阳光。
很迷茫,也很难解释其中的情感。与这等高门忽然成了亲家,有种不一样的、难以割舍的东西忽然融入在其中。
纵然这下都是算计来算计去的,但是有时候一种情感,却在一刻忽然变得真挚起来。因为作为一个寒门,能让一个大家族几乎所有长辈出来送行,也并非是易事。
湘水的水港,一艘大船往洞庭湖方向去,是个经商的大船,萧氏家门的生意。但是上面却印着王字,让赵烈一阵揣测。
僮仆们这时候忽然都赶了过来,往船上送了好多的东西,有些甚至上了船,便不再离开。搞得赵烈与瞿二一头雾水,问了方才知道是萧叶若的嫁妆。
光是绫罗绸缎的被子被面便有足足八十床,其中包裹的那些东西,那些木制的箱子,由于不能打开,便无法计数其中的价值。
本来半空的船舱,忽然被嫁妆堆满了,很多丫鬟和女子也都跟着上了船,赵烈方才彻底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萧氏的想法,今后萧叶若凭着这些嫁妆可以压着赵烈一辈子,纵然赵烈兵败身死的那,萧叶若也可以靠着这些家产,要么回家再嫁,要么给自己的儿孙一个起家的资本,继续她的家族永年。
萧秉言知道赵烈的脾气烈,名如其人,所以不当着面给他嫁妆,一来是让萧叶若安心,一来则是让赵烈明白一切成人应该懂得的道理,到底,婚姻还是金钱与地位的融合。
既来之则安之,赵烈很乐意有一个贤淑的妻子管着自己。她就像关键时刻的指路明灯,时刻在最关键的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功过得失。
他认为女性和男性一样,都是如同古人所的那样,都是有着自己特殊的定位的。人都有自己的优劣长短,并非非要追求全面超越,才叫公平,才叫自由。
归根结底,还是无忧无虑,却风雨同舟,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和生活。
管家与萧秉言的儿子们亲自过来送赵烈登船,二儿子萧远道:“妹夫谨记过了长江不要下船,直接去了汉水再下船,直接赶回家里!”
赵烈点头,请他们放心,无论如何,一定心谨慎,务求周全。
萧远又道:“阿父了,你过了湘水的一半,自然有人提醒你,到时候你往东岸看,会看到你想看的。”
“一路保重!”众人忽然有些不舍,那些兄长倒还好,那些女子一想起此生再也见不到姐姐和姐夫,便痛哭起来,像一群泪人儿。
赵烈看着宽阔的江面,心中忽然无限感慨。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便是人生吗?
这四十八年,究竟是如何过来的?十八有志于学,二十三那年彻底学成准备出山,一切就是这般模样吗?
船渐渐离开那个让他深深感慨的长沙郡,一切随着春风和逆流,变得那么的遥遥无期。所有人的挥手道别,忽然变成了黑点,永远消失在赵烈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