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兄长(第2/2页)北朝世兵
别,却并没有如同外国文字那样“一字多音”一。
何所谓一字多音?便是如同外国字母一样,有辅音,并且是长长的拼凑(例如good 音‘古德’而汉字从来没有这种法),而并非如同汉字,一字一音,起来分明,还非常有气势。
……
树丛下的隐逸,有着些许避世的味道在其中回荡。历来做隐士的人们,很少让人注意到,因为不仅怕被杀害,更怕清净的生活遭到打扰。
赵烈从没想过张圣居然住的这么偏僻,要不是他们两个在长安西面约定分开的,他还以为张圣住在城池大宅内,享受此时的荣华富贵呢。
不过也有可能是世家子弟,张姓自古出门阀,纵然是退了军职的队主,也并非常人可揣测的。
赵烈幻想着,也许张圣有着几个儿女,他们夜里跑过来跑过去的,或许会正好撞上赵烈,赵烈会抱起他们,给他们石糖吃。
那村落并不是很大,并没有大户人家,周围便是一条即将干涸的溪流分支。过了这九曲十八弯的遮茂密,方才能看到村庄本来的面貌。
那橘黄色的灯光从那些人家的窗子里透射出来,星星点点,沉默的村庄里,只有偶尔的几声犬吠。静谧的树林,除了没有夏夜的知了声,一切都显得并不那么和谐,仿佛世外桃源的荒凉。
色还未见彻底黑暗,村口尚有几个老人,默默坐在村口前的石井旁,一动不动的,似乎是在闭目养神,一切都异样的安详。
赵烈下了马,踏着那坑坑洼洼的破路,慢慢地徘徊在这条荒凉的村庄前。赵烈忽然想到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如果登上台阶的脚步太快,或者拥有的能力太强,便会被人狠狠打压,甚至有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惨死在攀爬的道路上。
这荒凉的村庄,似乎就是放逐的地方。千百年来,似乎在子的脚下,无人问。那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队主,就在这里享受后半生有可能有四十年的岁月时光?
“老翁,敢问张圣张宏祖可在村落?”赵烈躬身问礼,不敢稍加逾越。
但是那老翁似乎并未听到他话,只是眯缝着个眼睛,斜愣地瞅着他,一言不发。良久方才哼一声,头也不转地闭目养神。
赵烈有些吃瘪,却并不以为意。人家都这么大岁数了,不至于跟他呕气。周围几个老头有好事儿的,便给他指路,告诉他该往哪走。
赵烈有些警惕地走过那些土墙泥院,有的人家墙上都长了花草,却并没有人来理会它们。只有橘黄色的灯光和灯光下闪动的身影在告诉着赵烈,这个村落,其实是活着的。
到了老翁告诉的门口,周围的墙很矮,赵烈看见有个身影在昏暗之下打水,便问道:“可是张圣、张宏祖?”
那人忽然放下手中的桶子,愣愣地向外看,可能那个声音,他既陌生又熟悉,一辈子忘不掉的那种情分,竟然夹带着不可思议。
赵烈有些激动:“是我,兄长,是赵烈、赵子陵!”
那人明显颤抖了,然后听得“咣当”一声,脚步声明显很急很急。待他走到墙边,仔细看了来人的脸,方才扯着大嗓门儿道:“哎呀,是贤弟来了,快,快进屋!”
周围的人家听得张圣的大嗓门儿,都有些不适应,可能是自从他回来,便再也没有过话的缘故?
赵烈将马拽进门儿,想找个地方拴马匹,便问道:“兄长,马棚何在?”
张圣哈哈一笑:“都没有马了,哪来的马棚?”
赵烈就着微弱的光,忽然间看清了他的脸。他的嘴角虽然微微上扬,却笑的那么勉强,一切皱纹,忽然就出现在他的脸上,铭刻的那么真实,那么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