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大漠纵横二千年二(第2/2页)北朝世兵
几百万上千万的人冲过黑海,直抵帕米尔高原,将突厥的人口一次性充到爆炸。
本身就是柔然“锻奴”的突厥人手里就有着大量的铜铁,因此崛起就是那么一场战争的事情。然而柔然与东方帝国同样发懵,为什么突厥会在一夜之间就崛起了?
长孙氏家族,便是自古以来北地云中的大家族,他们家族忽然崛起仿佛是意。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决策战略性颠覆,通通来自与长孙氏家族。
无论宇文泰攻灭南梁,还是拆分突厥汗国为东西二国,都有着长孙氏家族人的最高参与谋略。
通过长孙氏的建议与联系,西魏顺利与突厥取得联系,并在突厥崛起与融合西部民族的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从那以后,突厥不仅从一个仅仅几十万人口的“锻奴”成长为后来吞并柔然的跨越东西方的第一大国。它的幅员辽阔的程度,已然与后来的蒙兀尔人建立的帝国无异。
还逼迫着东西两个帝国,威胁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却也传递了东西方文化与武器的交流。
在那以前,西方从来没听过有纸这个法,也从来没见过纯铁的马蹬,甚至各种长柄武器,马的战甲、鱼鳞甲等等,都在革新着西方人的眼界。
而东方则接受了从来没见过的蹄铁,将马匹曾经容易受伤的脚掌,变成了四个钢铁巨轮,它们伴随着帝国,从此以后,不再害怕南方人的反攻。
地形上的政治,已然没有了什么趣味,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定好的战略,只不过在当时无法实现而已。曾经匈奴帝国翻越阿尔泰山,后来的突厥帝国,也在执掌着后来那些游牧民族尊奉的圣山。
东胡篇
东胡是一个很不让人重视的部族,它们的存在,似乎并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同曾经的卫氏高句丽被汉武帝海陆并进彻底消灭,东胡在白山黑水以下的那些土地里举足轻重。
所要提出的就是,卫氏高句丽曾经是汉王朝的一部分,他们的人口也隶属于汉王朝。东汉末年,他们被东胡的残余部族逐渐侵占,后来虽然也称为高句丽,实际上却已然换了主人。
不过从三国时期一直延续到隋朝的高句丽,其实与后世的高丽并无什么关系。乱认祖宗的人似乎如同狗彘,恬不知耻。
当中原王朝正在进行着后三国时代的时候(北周,北齐,南陈),半岛上,也进行着弱版本的三国时代(新罗,百济,高句丽)。
而新罗和百济,才是后世高丽的祖先。只是有的人刻意选择忘记曾经的奴隶一般的先祖,而追求着一个相比之下更高一点儿地位的高句丽,仅此而已。
大和篇
大和曾经是个国家,后来才有了以国家为民族的那个民族。他们的曾经一如后世,野心不是一般的大,他们仰仗着地的垂青,生活在一隅之地,却向往着宽阔的大陆。
他们曾经插手后三国时代的高句丽与新罗百济的对决,但是被隋王朝打得丢盔卸甲,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他们的海盗举世闻名,而后来明朝的海盗边患其实更多的并非那大和的倭寇,而是日夜生长在海边儿的人们。他们因为禁海令而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海洋,祖祖辈辈二千年的技艺从此便要断绝,那时最可怕的不是倭寇,而是纵横在南洋的几千艘以明人为首的海贼。
历史是个车轮,它碾压的过的地方也许永远不再回来,但是它的轮子始终会再次经过一个崭新的地方。人们并非愚昧,四千年前与二千年前都是同样的车轮面,却因为没有了典籍的记述,便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智慧。
当那万里的风吹过无边无际的草原之时,东西方可曾想过,他们会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相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