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梦未觉(第1/2页)北朝世兵

    ()    悠悠古道,似乎先秦便已经存在了,千年以来的绿草如茵,忽然变成了戈壁荒野。那从西域辗转而来的人们,是否想过那曾经的黄沙漫,还一如当年的月牙?

    明月照在石壁上的时候,赵烈在轻轻摩挲着铍上的月光,那如同婴儿柔嫩的肌肤一般。仿佛前世刚刚穿越而来的赵烈,面对着那粗糙大手的先辈们。

    老者也睡不着,他们两个坐在院落之中,周围安静得什么都听不见。山风无论如何呼啸,却也吹不到山坳之中的院落,几乎没有风,在明月偶尔照顾的隐居之中。

    “老朽老了,总觉得有一,会将这一切,都带进棺椁之中。”老者有些感慨,但是他吐露的话语,却那般随意。

    “翁公看那上古之人,亦能存活几百载。”赵烈想好些巧话儿,可是他心中莫名觉得不出,仿佛有太多的话,并不适合这个场合,这个已然交心的月下。

    “老朽等不到那个岁月了,年复一年地守在这里,老朽累了!不过老朽等到了你,不枉此生的坚守。”老者忽然面露笑意,他的牙齿在月华下如此洁白,让人忽然想到那个曾经的少年,日复一日,月累一月地在这山坳之中,熬没了一切时光,直到他再也没有了强壮的身体和灵动的思想。

    “公如何知道我便是公等待的人,这等事情,为何会出现我身上?”赵烈虽然看书铭篆,但是他并不傻,并非不懂得什么命啊运啊的,都是历史为后人留下的嘲笑。但是有时候没经历过这等事情的人眼里,这便是神迹,亦或是做戏。总之很难去理清其中究竟有哪些缘由左右着一个忽然出现的好处,砸在人的头顶。

    “儒家,儒家,下都是他孔仲尼的学徒?善于博览下,那是万古以来的好事。你的谈吐在老朽看来并非学儒之人,对于上古之事也知其精髓,对于百工之道更是在意。底下除了你,还有哪个在乎过千年前人的作为?

    老朽这一生,钻研无数。便是每每有人来,我都仔细揣摩端详,无论利欲熏心,亦或是贪图奢靡,都是写在脸上与眼睛里的。”

    老者接着月光,再次端详眼前的少年,他并未看错,他知道这个,就已经足够。如同那鬼谷子纵横捭阖,便是张仪苏秦,此生已足矣。

    赵烈点着头,一句话也没。他的手轻轻攥着铍,心中却幻想着征战沙场的景象。

    老者忽然再次道:“少年对这中原王朝,是否已然失意,想在这荒漠之中,积累自己的力量?”

    赵烈心道看的真准,便点头承认:“如今世家大族手握中原政权,寒门没有上进的道路,下人无法听得国家的政策。便是那南北攻伐,都是一己私利,虎狼之心。”

    老者笑道:“幽州贾氏一到,我便窥下之全貌。想来人心狭隘,此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赵烈忽然想问为何老者不肯在中原收徒,他日甚至可以如同苏绰之于宇文泰,做个帝王师。不然也可以做綦毋怀文,为家国万世备利器也好。

    不过仔细一想,自己都是被赶出来的,何况这等黄石再世?

    气氛忽然沉寂下来,那夜晚的山坳之中,本就寒凉,何况这等西北的山川?那不远处土狼的嚎叫,惊得屋里两个傻徒弟吵吵嚷嚷的,似乎在害怕着土狼会跳进来,攻击他们。

    老者太息道:“华夏的大梦,终究未绝也。那上古帝王的愿望,终究还是有人继承啊!”

    ……

    两个傻徒弟,人傻得冒鼻涕泡儿,但是那手艺并非普通人能比得上的。赵烈本想着给张圣二人做两个骨朵儿,长斧之类的重兵器。但是老人家只给做最精锐的,却不管那些花里胡哨的普通兵器。

    赵烈只能用西域的石糖来逗引两个徒弟儿,给两人打装备。

    老头儿有时候撞着,跟没见着一样。偶尔弄个陶茶壶,煮了茶便来回溜达,有时候甚至去动动那池塘里的液体,一动便是个把时辰。

    两个徒弟按部就班,对两人的身材和力都进行了一定的测验,甚至那没有多少柔韧度的钢板,都让两人试着掰一掰。

    过没几,一长一短两个骨朵儿,便做好了。三人看着有些发愣,但是提起来以后方才有所感觉。

    赵烈挨个试了试,方才明白过来。这等兵刃是重武器,讲求力道,自然也讲究顺不顺手。如果重量分配不均匀,上了战场还不如弃了提刀。

    两人高矮胖瘦都不一样,张圣高大,可是论蛮力则不如瞿二来的刚猛。而瞿二个头又矮,跟张圣八尺身长比起来,简直不能看。

    所以兵刃的要求和人的身材与力气是有一定的配比,并非一味强打。只要武器拿的适应,那人的能力,便有如神助,不可抵挡。

    老翁见三人所求也完成了十之七八,知道他们即将西进,便总是用眼瞧赵烈,也不话,也不问其什么时候动身。

    赵烈略有会意,便上前请教道:“还请翁公指点一二,这西进道路上有何艰险?”

    老者捋着胡须,不紧不慢:“莫要着急,年轻贪功可以,但不要冒进!今后你们有什么需要的,除了这唯一的一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