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知难而进(第2/2页)北朝世兵
进马匹的配种,将会在二十年内培养出几十万匹优质马匹,不仅如此,还会省下一大批粮食与钱财,不再会像汉武帝那样,分摊养马费用,将整个国家拖垮。 徐平算下来这一笔帐,如果不出什么差错,那整个沃野镇,将会变成另一个关中,而他则会变成另一个萧何。若能背北而面南,下定之必然无忧矣! 徐平统计,整个阴山迁徙而来的有约莫二十一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由于连年与突厥作战,族中男子已经没剩下多少,大部分不是充做盛兵,便是都入了高氏的工匠团。 赵烈皱皱眉头,历史上自从宇文泰与高欢分国以后,就没听过什么柔然的事儿了。后来他才知道,柔然在北齐的统治下,又坚持了好多年。 “他们迁徙可有原因?这群人能越过北齐长城就有问题,别是故意为之,实际上却是在图谋不轨。”赵烈着,拍了拍马背,将它的鬃毛捋了捋。 徐平道:“他们的目的与原因,我都探查清楚了。还得亏了韦氏的谍人。那文宣帝高洋当政伊始勤勤恳恳,向西不与我国为敌,反而借助乱事,向北向南扩张。 如今高洋丑态毕露,酗酒不理国政。现如今茹茹灭国,其反而北攻契丹,南掠江淮,丝毫不管茹茹人的死活。谍人还高洋准备征发工匠造台,是文治武功胜过曹孟德多矣。” 赵烈了然,而后问道:“他们如何越过齐长城来到此地?” 徐平笑道:“齐国长城远在怀朔以东,都属于漠南与草原地带。没将我国与其接壤之地也围起来。他们便从阴山缓缓迁徙而来。 其部四分五裂,强壮者、贵族尽归与高洋。还有一部分则没入高句丽、契丹、室韦等部――高洋并无太多权力,州郡自治,五大家族根本不搭理他们如何。那高洋平日约束鲜卑贵族,嘴上还:‘勿要失体,以让崔家人笑耳!’” 赵烈笑了笑,看来崔家人对家国的掌控不亚于一个真正的皇帝,那幽州贾氏,又是什么来由?在西域与河西,经常听闻他们的威名,却非常低调,几乎默默无闻。但是每到季节,便成千马车驼队向西进发,根本不知其究竟何方神圣。 于是问道:“幽州贾氏,兄长可曾听闻?” 徐平有些疑惑:“幽州贾氏?幽州还有大姓不成?难不成是西域以讹传讹,传到了子陵你的耳朵? 不过现在并非谈论这个的时候,这二十万人的粮草,据我察查,还要几十万石,方才能平稳度过冬日,否则其部就会迁徙。” 赵烈深吸一口气,而后缓缓吐出来。眼中的凝望,似乎还在更远处的草原。那些商贾赚了不少钱在这儿,往来贩卖粮食,对赵烈也是极大的帮助。 “朝堂的公文可曾下来,宇文泰究竟什么态度?”赵烈一直担心的,就是他们的看法,这种事情棘手也棘手,不棘手也没问题。只是看究竟有几方的眼光,会放在这二十万人的身上。 徐平掏出公文道:“大冢宰并不关心这个地方,是去是留,武川等地的人会协助我,现在就剩下粮草的问题了。” 赵烈叹气道:“现如今,唯有一家能助我,就是不知道,人家是否知道我是谁。” “谁?” “并州王氏!” 赵烈与宇文泰心知肚明,国家的建立需要基础认同,现在摆在面前的,就是汉儿的虚与委蛇。而在赵烈年前的,似乎除了年少无知以外,便再没有了什么可以侮辱他的地方了。 “我与宇文黑獭,都是知难而进啊!”赵烈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