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中国之色(第2/2页)北朝世兵
弹需要的精钢,都可以用球墨铸铁来代替!这样虽然会很慢,但是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将会大大减少北齐綦毋怀文的百炼钢的时间还有人力物力上的使用。 不定还有什么赵烈根本不知道的技术……亦或是人们以为是传,但其实是科学的东西呢? 老者收拾的东西实在不多,但是那些****罐罐倒是装了不少,其中不乏各种赵烈后世上学时候接触过的各种矿石还有各种矿物质,甚至于人们不曾发现的,也在其中。 老者的手里捧着一本古老的书籍,看上去像是上古的纸,老者走近了,赵烈才发现是左伯纸。看着……感情年代并不久远。 两个傻徒弟见师傅这般作为,也都知道要搬家了,两个人一傻一愣的,竟然哭了。那门童见两人哭,自己也跟着哭起来。 赵烈没管他们几个是否招人烦,自己的手颤抖的都顾不上,哪里还记得周围环境如何?他见老者将铁砧动了动,将其摆放在庭院之中。 两个傻徒弟估计也是挨打习惯了,老者一动铁砧,两个徒弟就哭着去打下手。老者随手就是一人一脚:“哭哭哭,就知道哭。赶紧干活!” 赵烈则凑过来打圆场:“我也来助公,有什么,尽管吩咐,不行我让外边儿的几个亲兵来帮忙!” 老者道:“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将军能来帮忙最好,外人就不必了。” 屋内的火炉封了足足三层,里外都是严严实实的。老者拿出封藏不知多久的石炭来,看了看成色,看是否受潮了,然后将这些交给徒弟,让他们塞进火炉里,点燃。 火炉的温度渐渐升了上来,两个徒弟便开始推拉双匣风箱,努力向里面鼓吹风力。双向风箱是中国祖先的创举,一推一拉全是吹风,也可以做一分力气就出一分的功,一点儿都不浪费。 老者嘴里不知在嚼着什么,只是坐在那里,看着火炉的火苗,火苗变的颜色如何,明着温度如何。赵烈不由得钦佩,古人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能这般精确的掌控温度,实在是太难得,太厉害了。 两个徒弟将铁矿石加入炉中,而后便不再管了,只顾自己的风箱。老者见炉温有一千五百度了,便跳将起来,关注着火炉的每一个细节。 铁在其中彻底融化,而后分解出来。老者首先不断锻打,保持着铁的大概形状,而后将其通过不断的柔化退火,而后专注地加入各种各样赵烈未尝见过的元素。 不断掌控着温度,不断掌控着每一个细节,赵烈曾经粗浅的接触过球墨铸铁的相关技术,那就是无论含碳量还是含硅量,亦或是锰、磷、硫,甚至稀土和镁都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且都要控制在一定的规则之内,上下都不能超过,才算是真正的球墨铸铁。 老者的手法凌厉迅速,做事非常果决,有的时候那放材料的间差只有不到半秒的时间。等到彻底锻打完成,而后经过各种处理以后,球墨铸铁――便完全展示在了赵烈的面前! 赵烈甚至根本无法用肉眼看到内部结构究竟发生了什么,而老者竟然能用自己的手法,将铁内部的石墨球弄成后世超高的工业标准!!(此言不虚,因为球墨铸铁只有那些规则,一旦超过或者没达到,便是废铁,如今已经证明,西汉球墨铸铁技术与当代无异) 赵烈下巴还未合拢,老者便将他穿的褐色长袍拿出来道:“将军可见此中颜色?那始皇帝的照骨镜,便是此技艺成之!” 赵烈这时候才完全反应过来:这便是后世人称之为中国紫和中国蓝的硅酸铜钡和硅酸铜钙。也就是后世人引以为傲的一项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实在始皇帝时候,就已经合成了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