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北齐攻梁一(第2/2页)北朝世兵
咱们得尽量把粮草的运输线拉的尽量近一些。江北一带,陈霸先必然不能尽守备。咱们乘船南下,佯装要进江南,实际上却要攻他梁山。”萧轨看了看地图,还有军情,梁山目前人数稀少,只有一个黄仁在此处守备。“兵贵神速,加上江水顺流而下,应该不难!” 徐嗣徽当即道:“那我这就去准备!” 萧轨并未将全部军队都算在水上,他平素对行军用兵打算颇多。如果兵力不能两及,那么出其不意也就没什么作用了。 故而在栅口东南刻意留下一军,军中兼备攻城兵器还有大批步兵,用来北上夹攻梁山。在他看来,梁山守将如果时刻盯着江面很容易忽略陆地上的一举一动,或者……抽调不开兵力。 …… 黄丛手下精锐着实少,不过梁山此地山高水险,况且有一个水港的实利。若是防守得当,进可攻退可守。 众人都在议论,内事大夫甚至直接找上黄丛:“将军,咱们得撤军。齐人如今气势汹汹,不敢当其兵锋!” 黄丛安抚众人道:“众位莫慌张,征西将军(陈霸先)早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如今侯(侯安都)将军和周(周文育)将军正赶过来,众且不要疑惑,随我防守即可!” 黄丛将地图铺展开来,长江两岸能停留的水港,也就那么几个。从郢州(武汉)那么大的水港南下十万人,几千条战船,也就只有栅口此地的分流水港,能承载如此之大的停泊数量。 但是长江是弯曲的,郢州和梁山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但是栅口却在长江南凸的弯曲之处。如果是他黄仁带兵……一定不会千船齐发完全从水路进攻。 那么问题便会显而易见,黄仁赶紧登上山顶的楼台,问守吏道:“咱们从芜湖以西有多少烽燧船?这个气,能不能看清楚?” 那守吏是个老手了,回答起来毫不犹豫:“春水还没涨起来,水路速度不快。如果敌人从栅口顺流而下,得三时间才能过了芜湖的烽燧船,直奔梁山而来!” 黄仁心下有数,陆路要比水路慢上一些,不过以敌人的心理可见,他们以为梁山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况且守军数量不足二万人,自然不可能出兵伏击。 不过他黄仁反其道而行之,先攻陆路,再拒水师! …… 司马任约的副将和军司马将步兵和骑兵拆分,分部沿着长江向东北而去。按照江水上航行时间的计算,陆上的军队只需要在三以后到达梁山西南方的水港附近,就可以等待配合了。 不过色渐晚,大江南北云雾缭绕。想来以黄仁那些兵力,不足为惧。众人大抵上都比较轻松,司马任约的副将便将军队直接带到了梁山南方背水的地方。此地平原开阔,视野充足。对于攻城拔寨最有利,而且也适合摆开阵型野战。 黄仁手下没有几匹马,大抵上都是清一色的步兵。不够黄仁还是觉得当趁敌人掉以轻心,集中兵力,先下一城。 军令史郝文安负甲请命道:“如今江北危难,国朝动荡,正是用人请命的时候。末将不以微末,愿意以骑兵断齐人退路。以断其绝念!” 黄仁看了看敌人排兵布阵还有安营扎寨的位置,当即准许道:“令史以身当杀戮,焉能不表彰君之忠诚?我意以为当以双军压迫,而以令史断其退路耳!” 夜色浓郁,郝文安将梁山仅有的一千骑兵全部带走。向敌必退之路的江边儿斜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