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埋伏(第1/2页)九品大县令

    ()    临县的王平志再得到吴三桂的消息后,带着两千兵马隔日就出发去了顺安府,萧进这次谨慎多了,知道不出两日肯定有大军前来,顺安府的重要性,无论是地里位置,和政治意义,都不是临县所能比拟的。特地派了几队斥候,出去打探消息。    临县离顺安府只有一日路程,萧进的斥候就在临县郊外,得知大军出城,立马带着消息送去了朱家庄,朱家庄位置正好在临县与顺安府之间,这样传递消息,省去了一半的时间。    临近午间,萧进得知王平志终于来了,立即召集大家一块商议对策。    顺安府府衙,萧进看着众人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转移朱家庄的众多工匠,顺安府怕是守不了多少,王平志的两千人马不是问题,问题是吴三桂的大军。”    陈近南点头道,“王平志过了好几才动身,应该是在等吴三桂的命令,现在突然带兵而来,怕是等到了消息了。”    朱屠夫道,'顺安府城墙比之临县要高大稳固不少,若是两千都是步卒的话,俺们肯定能守得住。“    “近南懂了我意思,他过了两才带兵而来,怕是吴三桂给他吃了定心丸,两千人马不怕,怕的是吴三桂后续大军。”    郑板桥在萧进的示意下,拿出了贵州地图,虽然没有后世那般详细精确,但是方位路线什么的,还是比较靠谱。    顺安府周围的临县,大龙山,周围的一切,一目了然,萧进指着顺安府周围道,“看看顺安府的官道,前有临县,后有大龙山,可以,这顺安府直接关乎到了吴三桂大军进贵的速度。”    “相反,也是朝廷必争之地,在吴三桂手上,就算向西取四川和陕西失败,也可退守顺安府,扼守大龙山一脉,这西边,吴三桂就后枕无忧了,这也是为什么,王平志是吴三桂的人,这握住顺安府的人,直接关乎到吴三桂云南西边的安危。”    朱屠夫看着地图恍然道,“俺知道了,就是兵书的什么什么,兵。。”    陈近南提醒道,“兵家必争之地,大人的意思,我们是守还是不守呢?”    萧进摇头道,“我这里有贵州总督刚刚带来的信,贵州五府,十八县,除了贵阳省城,目前只有东北面的铜仁府和遵义府,还受朝廷节制。“    “其余的两府及下面县城,都是吴三桂的人,可以,朝廷大军还没到,贵州已丢了三分之二了,而顺安府,我们除了占了个府城,其余诸县都不受朝廷节制,特别是最南边,可以是吴三桂后花园。”    萧剑听着不耐烦,“大人来去,这顺安到底是守还不守。”    “守,肯定守不住,就算我们能打败王平志的两千人马,后面还有吴三桂的大军,还有其余诸县的围剿,就是贵阳,怕是也保不了多少时间。”    “可若是不守,大家要知道,我们既然进了顺安府,若吴三桂大军还未来,我们就跑了,朝廷肯定要拿我们问罪,要知道,顺安后面就是贵阳,现在要是跑了,贵阳一点准备都来不及,朝廷救援还没等来,贵阳就陷入了吴三桂的包围,我估计第一个不会放过我的就是贵州总督莫克。”    陈近南皱着眉头道,“那大人意思是守?”    “不,守也是不守,这王平志两千人马一定要先干掉,就算给朝廷做姿态,也要做足了。”    众人都点头认同,萧进继续道,“有贵阳在,西面和东面的两府不会突然发兵而来,他们得道吴三桂的消息,很有可能第一目标是贵阳,两府情况和顺安府差不多,兵力相差无几,几千人马贵阳还是能守住的。”    “所以,我们打败了王平志后,后面就是吴三桂的大军。这个时候就只能守多久算多久,若是情况危急,我们随时准备撤离,这就是我的,守也是不守。“    “我心中一直有个猜测,吴三桂进贵州的人马不会太多,这是处于他对贵州形势的自信,换成是我,也不会派几万人来贵州,白白损耗军粮和时间不,也会分散兵力。”    “大人想的是吴三桂的主力会进攻两湖对吧。”    这个众人都能猜到,也都知道为什么,自古以来,两湖和江南粮食人口都异常丰富,乃是鱼米之乡。有了这些地方,吴三桂就有充足的粮食银两,而且江南百姓众多,特别是两淮,淮军可是名头响亮。    萧进点头道,“我敢打赌,不会超过两万兵马。四川经过多年的征战,几乎荒无人烟,吴三桂就算取四川,也不会调太多的兵前去,至于陕西。”    众人听萧进分析道陕西,都看着,可萧进不知道怎么,他是因为知道历史,才知道陕西王辅城是吴三桂的人,这还用打嘛?王辅臣不来贵州就阿弥陀佛了。    解释不起来就不解释,萧进再三肯定道,“不会超过一万五到两万人马。”    “这一番推测下来,我们算上自己的人马,和城中青壮,若是贵阳派军来支援的话,应该能守住一些时日,到时候再讨论撤离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贵阳和朝廷准备的时间,等待皇上的旨意,贵州离京快马加鞭的话,来回少十来,这离王平志攻打临县已经过去三四了,所以我们最少要再守住十。”    “这样,郑板桥和萧剑负责招募训练青壮,有抵抗的,全部以通敌罪抓起来。”    “王平志这只这人马,我们不能光守,若是他们只围城不攻,等吴三桂的大军到了我们就更加被动,还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