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日友好七条(突如其来的4000字加更)(第2/3页)回到明朝当暴君

  崇祯皇帝这七个条件一说完,温体仁和施凤来的脸就先黑了。

    这种狗屁条件,陛下您是怎么想出来的?用脑子?

    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用脑子想出来的!

    哪怕是丧师辱国,这种条约又有谁敢签?

    反正不管日本国怎么样儿,大明上上下下估计都没有一个人敢签这种条约。

    这可是要被写进史书唾骂千秋万载的!

    斟酌了一番后,温体仁觉得还是得劝劝崇祯皇帝,这条约不能这么儿戏:“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所提之七条,日人未必会应。

    前宋之鉴不远,日人何敢租其九州岛?其形同割地,日人必然不会同意。”

    崇祯皇帝心道有什么不能签的?不就是一份破条约嘛。

    对比小鬼子们搞出来的二十一条什么的,老子提出来的这七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良心了。

    再说了,小鬼子自己现在内部还不定成什么鸟样儿呢,能怼得过大明水师?

    反正崇祯皇帝觉得不太可能。

    既然怼不过大明水师,那这份条约可就由不得日本人不签了,真等到大明水师过去用大炮找他们谈话的时候,那这份条约上估计就得再加上那么几条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道:“这样儿,朕也不是不通人情嘛,总是有些好处许给日本的。

    第一,许日本女子来大明,凡会汉语者,无论嫁人或者务工,与我大明女子相同;

    第二,请日本男子来大明务工,凡开山、开矿等一应不涉及我大明机密事之活计,皆许之;

    第三,朝贡之期,取消其十年之限,改为五年,令彼五年一朝。

    哦,还有,凡其男女,工钱皆与日本之大名结算,免得这些人在大明花销之后攒不下银子,温爱卿以为如何?”

    温体仁已经懒得吐槽了。

    这三条里边对于日本人来说,也就是第三条算是个真正的优待,剩下的两条,哪一条不是绝户计?

    您老人家这是欺负倭奴不识数还是欺负人家不识字?

    让懂汉语的日本女子来大明?嫁人或者务工与大明女子一般?问题是除了绣娘一类的女工活计,还有啥是招女子的?

    有,青楼倒是招,可是这日本女子的身子不就毁了?以后还怎么嫁人?

    至于说嫁人,这个就更可笑了。

    如果说日本女人跑来大明后都嫁了人不回去,那日本还有多少女人?

    还有那些日本男子,到时候开山开矿都允许他们干,可是您老人家看看现在干这种活儿的都是些什么人?

    基本上一水的建奴和蒙古鞑子啊,汉人现在都是些手上沾血的监工好吗?

    就毛文龙那不要脸的,哪次弄上几十个建奴不是一刀切完就送大明来?

    除去路上就死了的,活着的还不如死了好呢——不是开山就是挖矿,说不定哪天就没了。

    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去了势的,这些重活对于他们来说更是要命!

    等倭奴中的男子来了,到时候还能有个好?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不这么认为。

    倭奴这时候一边恨着大明一边还要把大明当爸爸,自己提出的这些条件他们能有什么不同意的?

    后世的美国爸爸不还在关岛驻军来着?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可比美国爸爸要好的多了,起码只在租界的九州岛上驻军不是?

    施凤来想了想,赞成道:“臣以为这七条条约并不过份,只要开放通商与朝贡之路,则倭奴必然同意,纵然有人不满,其中得利者也会强压下去。

    至于其中动乱,与我大明何干?温大人可别忘了,偻奴之乱不远,让他们自己也乱一乱,也算是替我大明的百姓出了口气不是?”

    温体仁觉得施凤来说的很有道理,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这其中的关窍,自己怎么可能想不到?只是这种绝户计一出,千百年后咱们谁都好不了啊蠢货!

    但是很显然,在场这么多人之中,还稍微要点儿脸面的除了他温体仁,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了。

    张惟贤则更进一步:“启奏陛下,臣有一问。”

    张惟贤年龄在那儿摆着,而且历史上英国公一脉确实可以说是大明朝最忠心的勋贵了,因此崇祯皇帝对于张惟贤也是有着几分敬意。

    见张惟贤站起来说话,崇祯皇帝便道:“英国公坐下说,有什么想要问的尽管问就是。”

    张惟贤谢了恩之后,却没有坐下,只是接着道:“敢问陛下,九州岛之驻军,以水师为主?以卫所为主?”

    崇祯皇帝先是摆摆手让张惟贤坐下,才接着道:“以水师之中又擅陆战之兵为主,进可以攻,退可以撤。

    总之,九州所在的大明官员和百姓们的安危是第一位的,必要之时,哪怕是九州尽毁,朕也要这些士卒能将大明的百姓撤回来。”

    张惟贤应了后,向着崇祯皇帝拱拱手,却没有再说话。

    温体仁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