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蓝华许职,入高陵治政(第1/2页)三国群英风云录
() 三人一脸疑惑蓝华,一个无名少年,贾诩何故如此失态,令他三人百思不得解,蓝华也知自己失态,笑道:“我闻你父守雁门关,数十载不失,当是了得,其子必也有不凡之处。” 蓝华不知郭淮父亲,姓甚名谁,只略知有一人姓郭,守雁门关。 三人点头,心中了然,郭准见贾诩(蓝华)知其父之能,心中也是欢喜,讲道:“我常随我父左右,耳闻目染,习得守城,治军之法。” 蓝华坐下,讲道:“伯济,我等座下聊话!” 郭准坐定,等待蓝华发话相考,蓝华思考几息,讲道:“伯济,我知你善领军守城,治军攻杀,我也无兵可许,我封你个军曹或功曹如何?” 蓝华所许官职皆为副手,并非百石正职,三人少年并不经验,当先历练长得经验,再着情安排其职。 郭准道:“世叔无需考较一番?” 蓝华道:“人名树影,即然你善于军事,此职倒也合适!” 郭准道:“我无此经验,此位我如何担得?” 蓝华道:“无妨,去到高陵治政,叫你与原来功曹或军曹习得一二载,便有经验,我也可慢慢指教于你!” 郭准道:“多谢世叔!” 蓝华道:“我等饮酒!” 三人端碗饮上一口,放碗上桌,继续聊话,蓝华看向左二之人,左二之人站起讲道:“我乃钟华,字康启,年方十六,钟元常乃我二叔。” 蓝华道:“甚好,无休多礼,你且座下,有话相问!” 钟华座定,蓝华又道:“你有何长?” 钟华道:“我善记事,理政务,常帮二叔整理折子,有一目十行之能。” 蓝华叫道:“好!” 钟华知蓝华高兴,心中也是欢喜,只待蓝华许以职位。 蓝华道:“康启,你做个户曹如何?” 钟华回道:“尚可!” 蓝华道:“现在才人缺口甚大,我等去得高陵后,怕也只能求救本地士家,大族,我一人精力有限,只掌全局,若是无法寻得善人管理,怕你等也要辛苦一番,身监数职可否?” 几人同声道:“无妨!” 冯翊治下十三县,人口待查,管理此地若无百人,怕也不易,若是皆为好手,也得十几人,现在治政几乎停滞,怕是也多为无能之辈,若是治好一郡,怕也非容易,只能先搭起框架,边做边看,慢慢寻找人才共图大事。 蓝华又道:“你等若是无事,便先回家中准备,后日一早,你等与我一同出发。” 几人起身,行礼告别,时间尚多,到了高陵之后,再作议事,蓝华也有些头昏倦意,聊话也过一个时辰,蓝华还需午休。 蓝华叫家丁入来,收拾一番,自己起身回屋午睡。 三日后,蓝华领军往高陵去,五日便达,高陵令许帽,县尉李刚城外迎接,不到三丈蓝华伸手止军下马,带杨修,郭准,钟华,胡车儿四人快步向前,许帽,李刚迎上。 许帽,李刚不及一丈便停,许帽大礼行拜,“高陵城县令许帽见过左冯翊。” 蓝华走近,托起许帽,讲道:“无需多礼!” 李刚抱拳行礼,“县尉李刚见过左冯翊。” 蓝华还礼,“客气!” 李刚三日前接蓝华书信,知今日来左冯翊今日到来,便带县尉及数十名差役出城相迎。” 许帽道:“我等入城再,我已在府衙摆接风宴召待诸位!” 蓝华道:“有劳前方带路!” 高陵城算是大城,三辅治所之一,墙高二丈,五公里见方(墙高6米,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后匈奴,鲜卑入侵城毁墙烂,后魏将冯翊治所改为临晋。 蓝华与许帽并肩往城里去,蓝华问道;“卫道,城中可有营地,安置五百兵士。” 许帽表字卫道,古时皆称表字,以示尊敬,若无表字也只能直呼其名,胡车儿便没有表字,蓝华在少人场合只叫车儿,在外面场合便称胡车儿。 许帽道:“城中尚有一营地,可置千人左右!” 许帽看向李刚叫道:“李文则,你带左冯翊兵士去城中安扎!” 李刚应道:“遵命。” 李刚讲完便领着胡车儿和众兵士往城中先行,蓝华几人和许帽边走边聊,往城中府衙去,蓝华又问,“卫道,前日我运送过来之粮草可曾入库?” 许帽回道:“已入库中!” 蓝华又问,“你与我讲讲冯翊之地情况!” 许帽整理思绪,几息功夫之后,便开始讲话:“冯翊十三县,暂由人代管,户数三万有余,人口尚有十万有余!” 蓝华问道:“如此少人?我来之前人口计数三十万有余!” 许帽答:“战乱四起,十室九空,十万百姓也算不错!” 蓝华叹了口气,“也罢,你继续讲!” 许帽道:“良田一万八千亩,水田三千亩,次田五万三千亩,均产三百斤,十五税一可收三万斛(三万石,一石120斤)左右。” (斛同石,后面皆用石表示,以便理解。) 蓝华问道:“现仓中有谷几何?” 许帽道:“不过三千石!” 蓝华问道:“为何如此少?” 许帽道:“每县皆要维持运转,县千石足以,大县尚需万石,勉强维持!” 蓝华皱眉着:“怎么如此少田,往年如此吗?” 许帽道:“乱前冯翊人口三十万,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