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栽赃刘焉(第2/3页)三国技能系统

,秦帆来不及一一记录,因为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主公,已经准备妥当了。”郭嘉已经回到中军。此刻,正向秦帆汇报入蜀期间的筹备情况。    秦帆再一次叮嘱道:“一定要让蜀中官吏、百姓亲眼看见,传国玉玺是从刘焉手中找到的。”    “嘉明白。”    秦帆深吸一口气。前面的一系列战役都不如这场政治上的博弈重要啊,只有朝廷承认,蜀中官民认可,自己才能坐稳益州之主的位置。不然,又成了董卓第二,受到唾弃与讨伐。    千万要心应付!    已大亮。    秦帆领着梁州入蜀的一众文武,以祭拜刘焉的名义,前往益州州牧府。    州牧府前,一众益州官吏已经在此恭候了。    有的官吏铁青着脸,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样。    有的官吏满脸无所谓,完全是来看热闹的。    有的官吏时而摇头,时而叹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总之,众生百态,此时尽显,也一一落到了暗处探子们的眼中。    秦帆见时机差不多了,准备吩咐大戏上演,刚一抬手便被场中一幕打断了。    一名武将破口大骂道:“秦贼,你妄兴暴兵,侵掠宗室,你逃不过公义,逃不过讨伐。他日必下十八层地狱……”    秦帆冷笑,问道:“这人是谁?”    “此人名叫杨怀,官职中郎将。”郭嘉显然做足了功课,立马回答。    “也是忠心于刘焉的?”    秦帆问这话的意思是,若是忠心于刘焉的部将,为何没有处置?    郭嘉显然也没有料到这种情况,只得请罪,道:“请主公赐罪。”    “没事——今后再作计较。还得把这事给先定性了。”    “诺。”郭嘉答应一声,转身前去安排。    一刻钟过后。    魏延押着刘安自残破的州牧府出来,刘安手中还捧着一方锦盒。    “主公,找到了。”魏延上前大声禀道。    秦帆微微一笑,在方悦、严颜二将的护卫下走到台阶前,接过魏延递上的锦盒,朝着台阶下的官吏百姓大声喊道。    “益州官吏父老。我乃梁州牧,平寇将军秦帆。奉皇帝陛下密旨,讨伐叛贼刘焉,追回传国玉玺……”    秦帆的话才到这里,立即引发了阶下众人的阵阵私语。无论官吏百姓都按着自己的感观消化、评论着这事。    一时间沸沸扬扬,嘈杂不堪。    秦帆也不阻止,任由众人肆意讨论。    又过了近半个时辰,议论声才稍稍歇缓。一个文官装扮的中年人出列质问。    “空口白牙,死无对证。这只不过是你梁州一面之词。”    中年文官的话一下子引起了在场益州文武的共鸣。就是,凭什么你什么,就是什么,凭什么要我们相信?    见此,秦帆也不答话,右手微微一扬。郭嘉手捧着一份诏书走到了台阶上。    “陛下密旨,官吏百姓跪听……”    百姓们倒是见官便拜习惯了,是以听到“陛下”“跪听”等字样,很自然的便跪伏于地。只有益州的文武官吏迟疑着,不知道是否应该“跪听”,齐刷刷的望向刚才当众质问秦帆的那个中年文官。    显然他的威望很高,很得益州官吏信任。    郭嘉略一思索,有了主意。他走下台阶,将诏书双手呈递给中年文官,笑道:“从事大人见多识广,便请大人鉴别真伪,为我等一念吧!”    中年文官颤抖着接过诏书,上下左右,里里外外仔细端详,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身上滴落,战战兢兢却不敢一个字。    “从事大人既然也认为诏书为真,为何不敢当众念出呢?”郭嘉冷笑一声,一把夺回诏书,又重新走到台阶上。    “陛下密旨,官吏百姓跪听……”    “咚——”中年文官瘫软坐到地上。其余官吏震惊不已,却也不敢再坚持不拜,一个接一个的跪听密旨。台阶下乌压压的跪满了人。    “益州刘焉,罔顾皇恩;国难当头,拥兵自重。不思报国,画地称王;劫掠玉玺,意图谋反。使讨要,逆兵犯上;无君无父,罪不容诛。即将刘焉及子侄:开革族籍,贬为庶人;束手待擒,抗命诛杀。命梁州牧秦帆:兴兵讨伐,夺回玉玺;镇抚益州,保境安民。”    大多数跪伏的益州官吏听完汗流浃背,大气都不敢出。    但还是有不要命的官吏起身大喊道:“传国玉玺何在,如何证明我家——没有此物,断不能刘焉谋反——”    还不死心。    秦帆冷哼一声,打开锦盒。    和氏璧材料。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既寿永昌”八篆字。碰掉个角,用黄金镶补。    真的是传国玉玺!    真的是传国玉玺!    主公啊——你怎么这么想不通呢?    主公啊——你怎么这么想不通啊?    中年文官嚎啕大哭。    一众官吏也是黯然无语。    秦帆见时机成熟,扬声道:“此罪仅诛首恶叛逆,官吏百姓安分守己。我将遣使护送玉玺进京,并请旨恩赏抚恤益州。期间,文武官吏加俸半年,百姓每家赏钱一千。务必安定,早归正道……”    “有钱拿——好——”    “谢州牧大恩——”    百姓可不管上面的争斗,也不问州牧是谁,只关心自家温饱。秦帆这一番“出血”立马获得了底层官吏以及广大百姓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