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少年海棠(第1/2页)彼岸医心
() 甄雪妮看向镜中,只见镜中现出一幕幕前尘往事来。
时光一下倒流到了唐朝元和年间。紫霞山上几株高大的海棠树花开似锦,一位黄衫少年正在花树下舞剑。夜已经深了,一轮明月高高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中。那少年左手拿着一个酒葫芦,右手握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喝一口酒,舞几招剑,酒劲催着剑势,身形似乎有些踉跄,却是每一招都使出了出人意料的独特凌厉。
一阵微风拂过,吹落了树上的花瓣,斜斜地飘飞下来。少年左腿一软,身形似乎要向左边跌倒在地,却顺势将右手的剑刺向左方。几片粉红的花瓣瞬间被利剑刺中,划成两片,飘扬出去。
在身体就要倒向地面的刹那,少年微微一笑,一个腾跃,起身跃到了海棠花树上,倚着树枝,美美地喝了几大口酒。过了一会,少年像是累了,又像是醉了,径自在海棠花树上沉沉睡去。
第二,紫霞道观的主持静虚道长在大殿中点名,嗅出少年一身酒气,十分不悦,道:“杨翊,你昨晚是否又去海棠花树下喝了不少酒?你父母将你送到这紫霞观,是希望你能每修炼精进,有所收获,而不是来喝酒赏花的!”
静虚道长顿了顿,又问道:“昨日教的伏魔十式,你练得怎样了?”
杨翊掸落沾在衣襟的一片花瓣,答道:“尚有两式使不熟练。”
静虚道长责怪道:“功夫还没练好,就去饮酒。正好寺中粮食不多了,就罚你今日一人下山去采购吧!”
那少年杨翊是上州司马杨元泰家中的独子。他父亲娶了九位妾,年近三十才得了他,十分的宠爱。杨翊从便十分聪慧,先生教的四书五经,教得一遍他便明白其中的要义,再教一遍时他已能背诵。到了十四岁时,杨元泰按照当时流行的风俗,将杨翊送入紫霞山紫霞道观中,学习一些方外之术。据这样可以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一些福报,也能让孩子的智慧和体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杨翊来到山下,找了家粮店,按静虚道长给的单子采购好粮食,一样样装好了,正打算担回山上去,突然看到粮店对面一位花农挑了几盆海棠摆在路边贩卖。其中一盆半人多高的西府海棠,枝头上结了不少花苞,红艳艳的,似胭脂点点,十分娇艳动人。杨翊一见之下十分喜欢,当即掏出银子将这盆花买了下来。他另外雇了位挑夫担了粮食,自己却亲自抱了这盆花,回到山上。
杨翊先将海棠花放回自己的房中,再担了粮食去后院找静虚道长复命。
静虚道长见了他,脸色一沉,道:“我罚你采购粮食,你为何又采购回一盆海棠?你不自己担了粮食上山,却只挑轻巧的,端着一盆花回来!那沉甸甸的粮食本该你一步一步担了挑上山来,你却只晓得花钱另外雇人替你担。你这分明是不思悔改,只知道投机取巧,不知道吃苦耐劳!”
静虚道长的指责未免有些牵强,但是杨翊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分辨,就又听静虚道长道:“从今日起,罚你在后山的禅房闭门思过一个月,不得出门半步!”
“啊?师父能否改个惩罚?我宁愿日日下山采购粮食,亲自担了上山,也不想每日只能呆在那后山禅房!”杨翊是个自由惯了的人,对他来,每如果只能呆在一间斗室里,简直就是一种最残忍的折磨。
静虚道长道:“这道观里哪里需得着这么多的粮食?你不用再了,一会儿我就叫你大师兄来,带你到后山禅房受罚。”
杨翊央求道:“可是师父,我买回的那盆海棠花,可否让我一同带去后山禅房?要是我买回它,却一个月不替它浇水,它一定会干死的。”
“随你的便。” 静虚道长完,微闭了双眼,不再搭理杨翊。
后山禅房在一处孤峰之上,除了一道进出山峰的铁索桥,并没有别的道路。杨翊将海棠花放在禅房内,每日在花前打坐,看书,累了就给花浇浇水,施施肥,修修枝。西府海棠在杨翊细心妥帖的照料下,花蕾渐次盛开,开后深红的花苞渐渐变成粉红,有如晓明霞,十分明媚动人而又楚楚有致。
有了海棠花相伴,杨翊不再觉得在禅房闭关的日子难熬。每日里侍弄海棠树,观赏海棠花成了他的一大乐事。待到一个月后,大师兄来接他回去时,杨翊站在禅房门口,竟然有些依依不舍。
回到紫霞寺后,杨翊将这盆西府海棠放在自己房间的窗下,一有空就守在花前慢慢欣赏。有时深夜杨翊还点了蜡烛坐在花前,不愿回床睡觉,只恐自己一觉醒来,海棠花便已凋谢。有时饮了酒,杨翊就对着海棠花细细倾诉,仿佛这花是他的一位知心好友。
那海棠花像是被杨翊感动,竟从四月初开到了六月中旬,足足盛放了两个多月,花朵才渐渐枯萎凋落。到了秋,又打出花苞,从九月初再次开到了十一月。
杨翊越发珍视这盆海棠。待得十八岁这年,杨元泰将杨翊从紫霞寺接回家里,还俗准备参加当年秋季的科举考试,杨翊亦把这盆心爱的西府海棠带回了家中。
秋试过后,第二年春发榜。杨翊见自己榜上有名,心情十分愉悦,连续几日都在长安城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