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君如熏目(第1/2页)彼岸医心

    ()    景象标识是到了汉朝。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汉乐府的一间琴舍中,一位少女正从琴身上取下一根断了的琴弦。少女身着淡黄色的衣衫,生得十分清秀美丽,脸色有些苍白,左眼角处长着一颗黑色的泪痣,为少女平添出几分妩媚。

    少女心翼翼地从一个雕花檀木盒里拿出一根新弦,穿过弦眼,拧紧琴弦,拨弄了几下。似乎觉得琴音高了,少女把琴弦调松一点,又用手指拨弄了几下琴弦。如此反复几次,少女总算调好了琴弦,松了口气,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窗外来了一位圆圆脸的绿衫女子,朝少女招招手,兴奋地道:“君如,今春的音乐考试成绩出来了!我们快去看看吧!”

    君如急忙站起来,与那绿衫女子跑了出去。成绩榜就贴在外面院子的正墙上,前面已经围了几十个人,都伸长了脖子往里张望着。

    “陈君如,第二百九十九名。”君如声念道,虽然心里早有准备,还是止不住一阵难受。这乐府里一共有三百名专门弹奏七弦琴的琴师,自己考试成绩排名二百九十九,这么差的成绩,该不会被乐府淘汰吧。当初自己可是求了父亲好久,父亲才同意自己到乐府学琴的。一晃学了两年了,去年成绩倒数第一,今年倒数第二,虽进步了一名,可去年一共才二百八十位琴师,今年可是有整整三百位了呀。

    君如闷闷不乐地回到琴舍,拿出琴谱照着弹了一会,越发觉得自己弹得差劲。胡乱拨弄了几下琴弦,君如站起身来,绕道去了乐府后面的樱园。

    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樱园里高大的樱花树上,粉红的,洁白的樱花娇艳美丽,一簇簇一丛丛挂满枝头,仿佛边绚烂的云霞。一阵清风吹过,樱花纷纷飘落,像是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雪。君如踩着满是花瓣的草地,来到湖边一棵杨柳树下,折了一枝长满嫩绿细叶的杨柳枝条,叹了口气,看着湖水发起呆来。

    突然,一阵悠扬的埙声传来。那声音时而清扬高亢,时而浑厚低沉,仿佛无数双手在撩拨着人心,让人的心绪控制不住地随着埙声起伏跌荡。

    君如寻着声音走去,果然在一棵高大的樱花树下见到了正在吹埙的点尔。点尔手握一个椭圆形的陶埙,放在唇边忘情地吹奏着,脸上却紧紧地缚着一条黑丝带,遮住了他的双眼。

    君如走过去好奇地问道:“点尔兄,你干嘛遮住眼睛吹埙呀?”

    点尔闻声收起埙,取下缚眼的丝带,道:“春色如此迷人,我不缚上眼睛,便无法专心吹埙。”

    君如琢磨着道:“眼睛看到的东西会影响吹埙吗?好像也是啊,一心不能二用嘛。”她记得点尔的成绩在榜上排名第二,有着这样优异成绩的乐师,讲的话一定是有些道理的。

    点尔道:“君如,你这次音乐考试的成绩还好吧?听名列前三的会被推荐到当今圣上的宴会上当众表演呢。如果能得到圣上的赏赐,就不愁今后名扬下了!”着拉了君如,要一同去前院看成绩。

    君如挣开点尔的手,黯然道:“我已经去看过了,我的成绩还是倒数第二。”

    “哦?”点尔盯着君如道:“不会吧?我觉得你弹琴挺有赋的呀。嗯,就是有时会跑调,对音调的审定和把握不是很准。唉,可能也跟你年纪有关系。孩子嘛,就是不大静得下心来。”

    君如道:“谁是孩子呀,我今年十五,已经长大成人了!对了,要怎样才能不跑调?怎样才能静下心来呢?”

    点尔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是我呢,只要缚上眼睛,心里就会安静很多。”点尔低头想了想,又道:“春秋时期有位叫师旷的著名乐师,他认为自己之所以不能专心于音律,就是因为眼睛看到的东西太多,心有所想,便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刻苦练琴。看不到东西后,师旷的听力逐渐变得十分超群,音感特别敏锐,最终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辨音力极强的琴师,并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

    君如思索道;“所以,一个人的眼睛有时候会妨碍到自己的耳朵?”

    点尔揉了揉太阳穴,道:“并不是妨碍啦。我想大概就是当一扇门关上时,老爷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当一个人看不到东西时,作为补偿,他的听力就会变得特别敏锐吧。”点尔完拉着君如快走了几步,道:“好君如,你还是陪我再去看一下成绩榜吧!”

    回到琴舍,君如陷入了沉思之中。她太想弹好瑶琴了,今点尔的话让她有点茅塞顿开。如果,如果自己的眼睛看不到了,是不是弹琴就再不会再跑调,就会成为一名顶尖优秀的琴师了呢?如果自己能像师旷那样不仅弹奏出当世最美妙的琴音,还能以“君如之聪”闻于后世,那自己该有多么多么的满足,多么多么的快乐……

    君如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疯狂的念头。她去药房买了艾草回来,晚上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熏自己的眼睛。

    艾草的烟火让君如的眼睛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君如每熏眼,视力一比一差,眼前的景象一比一模糊,但是她的内心却一比一宁静。因为很多时候她要靠声音来辨别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靠声音来指引自己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