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山中樵夫(第1/2页)铿锵三国
() 换上瘦弱军士扔来的袍子,穿上后发现竟然非常合身。 只是手中的否极剑该如何处置呢?这把剑可是刚刚才差点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幸好把泰来枪藏匿起来了,否则估计连仁慈的太史将军也不会饶自己一命。因为宝剑还好,一般世家子弟,甚至文人墨客都会佩一柄装装腔调。而惯于军阵厮杀的长枪就不一样了,只有军伍出身之人才会随身携带。 但是如果把宝剑也藏匿起来,全熙又心有不甘,而且有了武器傍身,总感觉安全一些。还有什么比命更重要呢?稍作衡量,全熙还是决定带着否极剑,不定生死时刻还能派上用途,没必要自己吓自己。 不过简单的伪装还是必须的,全熙故意从地上捧些泥炭,涂抹在剑鞘外表,让这柄锐气外露的宝剑看起来普通一些。这才整了整衣衫,继续寻找文明之地。 …… 从内心来讲,全熙倒是非常希望刚才遇到的就是太史慈。虽然一直是名文弱少年,但是心中那颗英雄杀敌的热血雄心,还是存在的。关于三国时代的,影视,动画,本就是全熙不多的兴趣爱好之一。 想想都激动,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翩翩周郎,东吴二乔,这些原本在梦境中的传奇人物,真的能在现实中见到吗? 而且俗话的好,乱世出英豪,三国时代也是一个各路英雄豪杰各显神通,出人头地的好年代。不管是你有万人敌的勇武本领,亦或是运筹帷幄的聪慧才智,都有可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全熙不相信,自己这个新时代科技和知识熏陶过的未来之人,会无法在这个还显粗糙蛮荒的时代成就英雄之举。 更何况自己还有个无人能比的先优势,那就是至少这个时代大的格局走向,尽在掌握之中,这也为生存之路增添了不少的筹码。 刘备仁德,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在他手下混饭吃,担保性命无忧。孙权的秉性虽然捉摸不定,但是江东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在这里生活也不是特别大的难事。就算是曹阿瞒那里,将来一统中原,实力雄厚,是个隐世藏身的好去处。 三国时代的礼仪思想,文化道德,还处于一个初级建设的时期,不像赫赫昌盛的唐宋,需要更多的卓越才华才能显山露水。所以全熙绞尽脑汁,左右衡量,还是觉得,如能降临于三国时代,不失为一个不幸中的万幸。 …… 有人! 就在全熙边走边胡思乱想之际,左眼再次给出警示,附近有异常出现。 只是短短一日,全熙已经从一个毫无防范意识的少年,变成了反应极为敏锐的求生者。一个闪身躲进了一旁的草丛中。 “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荒山外。 丰碑是处成荒冢, 华表千寻卧碧苔。 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 醉醺醺山径归来。” 一阵洒脱,却略显悲凉的山歌悠悠传来,让全熙不由得心头一震,感触到歌咏者那种弃功名如尘土,悲世事如哀鸿的无奈情怀。 全熙循着歌声望去,果见是一名背着柴禾的樵夫。只是随便在荒郊野外遇到一个樵夫,都隐隐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气度,这让全熙再次心头诧异。难道这古人,一个个都那么高深莫测,道骨仙风,好一派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 不过这一回总算是遇到了一位最普通的劳动者,不是那冷血杀戮的骑士,也不是那深入敌后的名将。全熙自然不想错过这么一个好的问路人。 “老丈留步,老丈留步!”全熙不敢冒然拦住樵夫去路,便先大声吆喝,好叫对方知晓自己的存在。然后才故作狼狈的跑上前,来到樵夫的面前。 古人因为饮食,居住环境,以及健康状况的落后,一般都会显得苍老很多,特别是社会最底层的劳作者。全熙观这樵夫稀疏的须发,身着粗布衣,整个人在重重的柴禾压迫下都显得有些佝偻,脸颊上更是皱纹斑斑。倒是随意挂在腰间的酒葫芦,多少透露出他些许不羁的处世态度。 而与其卑微的身份格格不入的锐利眼神,却是又让人感觉其实他或许不像他外表展现的那么平凡。 “啊哈,这位郎君,刚才可是你呼唤老汉?”樵夫也明显感受到了全熙的疑惑,赶紧隐藏起不经意流露出的警觉之态,然后丝毫没有倚老卖老,谦卑的应答。 “子不敢当老丈如此称呼。”这老樵夫甚是古怪,全熙不敢自大,赶紧再次行礼道,“好叫老丈知道,子本是吴郡人士,日前随府中老人往别处办事,却不想行舟途中在湖上遇到湖匪,船舶货物都被抢去,府中掌事和随从都坠湖生死不明,子跃入湖中,侥幸留得性命,此时却饥困难当,迷失了方向,还请老丈指点明路!” 不是全熙爱谎话,事实上从到大全熙都是家长老师,邻居亲友眼中的诚实孩子,撒谎蒙骗这种事,几乎绝迹。但是现在形势比人强,在这莫名的世界里,如果实话倒真是会被人当作疯人梦。现在这样编个来历,不管是面对太史将军,还是面前眼前这樵夫,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原来郎君乃是吴郡人士,却流露至此,唉,这个世道,就不能让人好好的活着。”老樵夫似乎并不在意全熙所言是否属实,反倒是一副悲悯人之态,感叹起世道艰难来了。 如果是普通樵夫,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