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诸葛妖人的口舌(第1/2页)蜀汉当道

    ()    诸葛亮拱拱手道:“现在正是我军危急存亡的时刻,应当立即与吴候洽谈合作事宜,不该再有半点犹豫。曹操携大胜之威带领大军来攻伐我们,野心甚大,但他们到来时气候正处于秋冬,不能久战,且北方的士兵不擅长水战,倘若能用计除掉曹军中的水军降将,则时在我。我等南方士兵擅长水战,更熟悉地理环境,不会出现水土不服,则地利在我。我等与吴候若能同心协力,军民一心,合力抵抗曹操,则人和在我。时地利人和皆在,怎么会不胜利呢。“    在场的人听了,都点头沉思,只有刘禅目瞪口呆的看着诸葛亮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举动居然会被利用。    “我怎么不知道我的动作有这么多意思,你们不要被诸葛妖人骗了啊!看清楚了,我明明指的是华容道好不好。”刘禅内心的呐喊无人可知,在外人看来,他依旧是那个咿咿呀呀,留着口水的屁孩。    年纪真吃亏,刘禅这样想着,这坚定了他要快快长大的决心,可瞧着自己的胳膊腿,刘禅郁闷的朝奶母伸了伸手,就从现在开始吧,要多吃点奶才能长的快。    经过诸葛亮的一番话,自然是服了刘备等人,即使刘备还有担心,也被诸葛亮一句“吴候与手下都督也是有眼光的人杰,怎么会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给打消,刘禅的一番举动算是彻底的失败了,倒是无形中加快了吴蜀之间的缔盟时间,也算是无心插柳吧。    当年十月,曹军与孙刘联军对阵赤壁,曹操兵败,丧失了一统下的最后机会,狼狈不堪的曹操带领仅剩二三成的残兵败将退回老巢,逃亡途中,曹操拍着大腿哭道:“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经此一役,曹军再无力南下,周瑜一战成名,江东获得了发展的机会,而刘备也趁势崛起,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形成。    作为孩子的刘禅自然不需要想太多,历史依旧按照它独有的轨迹继续前行,三国既然形成了,那就顺势而为,连诸葛妖人都过,知易,逆难的话,刘禅自认智商上远远不如他,还是不要瞎折腾了。    从前方传来的消息,曹操果然还是被关羽放走了,刘禅倒没什么遗憾的,一代枭雄因为犯各种低级错误而失去一统下的机会,想必曹操在剩余的人生中都没什么快乐可言。也不过是一个可怜人罢了,刘禅这样想着,把奶母的**从嘴里吐出来,望着蓝蓝的空发呆。    空的白云缓缓飘过,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眼间,刘禅五岁了。五岁的刘禅能够独立的做一些事了,便宜老子刘备也找来先生给刘禅启蒙,先生是个略有些古板的中年人,留着三缕长须,穿着一件发白的麻布袍。    刘禅漫不经心的跟着先生念着书,只需要花很少的心思就可以达到先生的要求,以致他在学习的时候非常无聊,可他不敢表现的太过突出,自从上次的事件后,诸葛妖人看他的眼神总有些意味深长。作为有着成年人灵魂的刘禅深知藏拙的好处,每次恰到好处的完成先生布置的学业,也不做特立独行的事,安安稳稳的读书,平平静静的长大。    先生对刘禅的评价倒是十分中肯,唯一不满的可能就是刘禅对武学的爱好了,他认为锻炼身体没有错,可作为少主为什么要去和武将学?不过看在刘禅还不错的表现上,先生只是念叨一下,并不做阻拦。    刘禅很喜欢练武,这是他从没接触过的领域,所以显得格外有兴致。与枯燥的学习不同,练武让他有热血沸腾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奇妙,能让刘禅更加融入这个世界,在他刚刚穿越的那几年,他总是旁观者的角度看世界,无法融入真实存在的世界是件很让人烦恼的事,就好像孤僻症患者,满世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一样。    刘备现在的事业蒸蒸日上,刘禅的生活也趋于平静,每吃吃喝喝练练武,时间就过得很快。赵云负责刘备家的安全,从前线回来后就一直跟在刘禅的附近,刘禅很喜欢找赵云玩耍,或许是曾经救过刘禅的缘故,赵云也很喜欢这个才五岁的肉团子。    因为刘禅好武,所以赵云就成了他最好的师傅,之前教他枪棒的护卫头子被刘禅果断的抛弃了,不过人家好像并没有感到哀怨,反而舒了口气。    赵云练武总是一板一眼,十分认真,不管是他自己每的操练还是教导刘禅,从来没有因为刘禅是刘备儿子而有过一丝优待,反而更加苛刻,这时候刘禅才知道,给他武学启蒙的护卫头子真的是非常宽松了。    于是,这样的一副画面出现了,一位英武俊朗的少年将军站在清晨的阳光下,目光专注的指点一名五岁的屁孩,屁孩举着轻巧的木枪,似模似样的练习,阳光照在他们的发梢上,发出金色的光。    “赵云将军,你会教我真正的枪法吗?“    休息时刻,两人很随意的坐在台阶上,刘禅侧身望着赵云,期盼的问道。    他对赵云的武艺十分佩服,白马银枪赵子龙的形象在刘禅这个后世人心中无比高大,倘若能在赵云手下学到真正的枪术,不仅可以自保,光是想想就很高兴呢。    赵云听了,楞了楞,不明白刘禅为什么非要和他学武,他也确实不擅言辞,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歪着头,认真的道:“少主想要学习赵云的武艺,是云的荣幸,云定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