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长亭送别(第1/2页)水浒大寨主

    ()    济州城西,十里长亭,道路两边树木稀疏,萧瑟一片。这清晨,正在进行一场送别。

    焦挺这时客串了车夫,照看着马车和行李。长亭里灵官王信侍立在后,王伦还有杜迁正在与各人告别。

    刘老夫子敬了王伦一杯酒,道:“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却是韦应物的诗句。

    王伦喝下刘老夫子的酒,向着刘老夫子深深一礼。“学生拜别夫子!”

    闻焕章排在刘老夫子身后,拿出一根柳枝交给王伦,这时赠柳告别。“两个月后定要到安仁村找我。”闻焕章再次叮嘱王伦要去自己家中做客。

    王伦哈哈一笑,道:“定要去叨扰闻兄。”

    之后是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上前与王伦告别,两人一人拿出件礼物送给王伦。萧让一如既往地爱开玩笑。“他日王兄高官得作,骏马得骑,可不要忘了老朋友!”

    金大坚老实厚道,实实在在的道:“预祝王兄此去一路平安,鹏程万里。”

    将萧让和金大坚送的折扇和印交给灵官收存,对着萧让两人一拱手道:“多谢两位兄弟,相赠之情不敢或忘。”

    王伦看着眼前的几位至交好友,心想有这几位知心朋友,也不枉我走上这遭。

    这次去东京,王伦家中老母有苏秀秀照顾,这让他放心不少。而在醉仙楼那边他全权交给朱贵管理,赵六和潘兔子从旁帮衬,牛娃和潘七也能传话干些零活。

    那边朱贵嘱咐完杜迁照顾好王伦,也走上前来。“兄长但且放心,酒楼和家里都由朱贵来照顾,定不会出差池。”这时分别在即,朱贵真情流露,没有称呼王伦东家。这次王伦把酒楼全权交给他管理,这份信任让朱贵感动不已。不由想到了古人的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王伦看着朱贵动情,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朱兄做事王伦放心,今后朱兄偏劳了!”

    朱贵在一旁连称不妨事,刘老夫子和萧让等人也他们会帮着王伦照看。

    见色不早,杜迁道:“哥哥,上车启程吧!”

    王伦看着济州城那边,心道不会来了吧。

    王伦向众人做了一团揖,道:“王伦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王伦先让灵官和王信上了车,自己随后上车,而杜迁和焦挺在前面驾车。

    马车还没启程,从济州城方向疾驰过来一辆马车。“等等,等等。”

    王伦看将过去,驾车的正是张仲熊。在场的诸人除了金大坚都认识张仲熊,见张仲熊也来给王伦送行都是惊异不已。

    张仲熊驾着马车绕过了众人,把车停在了王伦马车侧面。张仲熊下了马车,冲着王伦使眼色。

    王伦见张仲熊的表现奇怪走下马车,来到了张仲熊面前。

    张仲熊稍稍拉开马车的车帘,示意王伦自己看。

    王伦把眼向马车里面看去,不由得吃了一惊。纤纤素手放在心上,一双美目看向自己的不是张孟佳时哪个!

    张孟佳当着这么多人不好露面,只坐在马车上向王伦一礼。“孟佳前来给公子送行,先谢过公子救命之恩!”声音清脆温婉,好似仙乐一般。

    佳人当面,王伦心潮澎湃,喃喃道:“不用谢,不用谢!”

    张孟佳倒不是寻常女子,大大方方的从袖子中拿出了一个荷包。“孟佳一点心意,望公子收下。”

    这时王伦缓过神来,从容的接过张孟佳的荷包。“多谢姑娘,姑娘保重!”

    张孟佳又深深看了王伦一眼,放下了车帘。

    王伦拿着张孟佳的荷包,回到自己马车上,又恋恋不舍的看了张孟佳那边一眼。

    这时张仲熊来到马车旁,神秘兮兮的对王伦道:”今日是我在家中看着她,她苦苦哀求我,我才带她来的。”

    听了这话,王伦心头一热,不知道什么好。

    张仲熊转身往回走去,刚走了一步又回头悄声对王伦道:’等你中了武状元,我替你求情,你来我家提亲!”完张仲熊哈哈大笑着走向自己的马车。

    张仲熊这话没头没脑,但是王伦听得明白。不自觉的看向张孟佳那边,只见佳人透过车帘正悄悄看向自己。

    王伦心头火热,当即喊了一声:“等我回来!”

    这一声惊得佳人收回了目光,而张仲熊笑的更大声了。长亭中的人一头雾水,只有萧让笑眯眯的想,王兄恐怕有好事情了。

    杜迁示意焦挺驾着马车起行,一声鞭子响,马车缓缓行进。张仲熊先驾着马车回城了,刘老夫子闻焕章等人眼送了一程才回去。

    回去的路上,刘老夫子感叹:“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听了这话众人一阵唏嘘不已。

    按照计划,王伦一行人要经合蔡镇到甄城乘船,顺着黄河逆流,经武丘镇陈桥镇再到东京。

    几人当日中午就赶到了合蔡镇,找了一家餐馆简单用了午饭。

    歇息了一阵,杜迁眼睛一转提议道:“哥哥,武举要到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