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小将论兵(第2/2页)异世史魂
汉武帝,此时仿佛是准备检查作业的老师,既期待,又端着姿态地问道。 “回陛下。”少年垂头道,“我以为,用兵,绝不可拘泥,兵书,自然需要看些,但若仅凭兵书即可战无不胜,我大汉早就把匈奴给灭了。作战,必须结合战场的形势,还要判断好出击的时机,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此方能百战百胜。” “嚯,口气不,不过所言不还是拾人牙慧?”武帝不以为意。 “陛下,我还没完。”少年不慌不忙。 “哦?继续。”汉武帝这才真正起了兴致。 “论兵,如果讲道理,谁都能讲得很对,但真到战场,就不是谁都打得很好了。我觉得,战争,应该在练兵之时就开始,而在歼敌之后才结束,这过程中,为将者占了绝大多数作用。我觉得,对士兵,只有一条,赏罚分明,该赏必赏,该罚必罚,世人在意的,将领能否与士兵同甘共苦,在我看来,根本明不了任何事。一个能视兵如子的将领,真的是好将领吗?到了前线,万一这将领惜子畏战了呢?” “嗯。”武帝微微点头,“有些见识。” “这是对军内,对敌,则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以匈奴为例,敌游牧为生,来去自如,而我大汉粮食为生,一场战争,往往杀不了几个敌人,自己这儿的军粮就光了。如果我领军打匈奴,四条。一,快,比匈奴骑兵更快!二,狠,绝不放过敌人任何有生力量!三,准,精确打击匈奴要害地点!四,省,粮食就在当地取用!” 武帝睁大了眼睛。 “嗯,好!”武帝连连点头,然后看向另一人,“卫青,你外甥这般想法,你可了解?” “回陛下。”卫青缓言道,“如此番方法可以成立,对我大汉自然是一大喜事。然而,首先,匈奴游牧,多数人口居无定所,能准确掌握大部动向的时候少。其次,我军高质量骑兵数量和马上民族的匈奴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如果要实施打击匈奴要害的战法,必定要长途奔袭,骑兵如果不够数量,容易一去不还,如此,比浪费军粮更为严重。” “舅舅此言差矣!”少年立即不服,“匈奴再精锐,那也是人!是人就会胆寒!只要我军打得出血性,打得匈奴人胆寒,那回不去的,绝不会是我军!” “好,好,好。” 武帝鼓掌,制止了少年。 “卫青,你这外甥有意思。朕会好好看着你,看你是不是能履行你今的话!” “必定不令陛下失望!” 少年豪气冲的应答成了此番回还中,旁观者最后并入耳畔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