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心思(第1/2页)妻乃大将军
() 夏宗孝环伺周围,除了早就知道内情的萧甘农曾乙等人,其他人都望向自己。 可这其中隐情无论如何不出口,毕竟在刑部的文书上,柳依依和她的师兄已经和这次六镇蹊跷被破扯上关系了。 刑部督捕司和六扇门的人就伏在朔州城内,这时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倒出来,绝对会动摇军心,大秦亲王的妾氏和边镇被破有关,无论是对朝廷的威望还是皇室的声誉,而此妾氏的师兄却又带来一个对大秦有利的消息,这不是让觉得荒唐? 就好比一个才将人引入陷阱的人,等好不容易爬上来他却突然对那个人大胆走吧前方一路坦途再无陷阱,谁会信?就是夏宗孝自己也不会信。 夏宗孝受不了朗宁这幅咄咄逼人的模样。 想起身奈何这一身衣物太过臃肿行动不便一个没站稳差点有一屁股坐了回去,好在骰子眼疾手快急忙扶住身形不稳的夏宗孝。 人前献丑,裹得跟个粽子一样,毫无体统颜面可言。夏宗孝恼羞成怒狠狠瞪了一眼正面带疑惑眉头轻川盯着白夜瞧的萧甘农。 见萧甘农根本就没理自己,自讨没趣... 病寒未愈心中烦躁连带着身体也燥热,对于好面子的夏宗孝而言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身体的不适加上精神的疲累,夏宗孝失去了继续和白夜他们交谈下去的兴致。 跟何况在他心中,白夜已经被打上了“好男风”的标签,实在没有精力和兴致再去“讨好”他。 至于是否还要将这头有不良嗜好的白虎拐到身边?夏宗孝心中也含糊了。 大半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骰子身上,没有直接回答朗宁的疑惑。 而是对着面带疲惫的道:“白将军,此秘闻王也是偶然得知,真伪不明,白将军可自行甄别,早作打算...” 王身体不适就先告辞了,辎重粮草已派亲军校尉交接入库,但此番所带粮草皆是王自己调集的,原本是我三卫亲卫的粮草。 朔州各部边镇大军云集,靡耗甚多,恐支持不了多久,将军还是及早在向朝廷禀明请拨粮草为妙,告辞了......” 不给白夜等人话的机会,夏宗孝带着骰子和曾乙匆匆离去。 毕竟对于“垂涎”自己**的人,夏宗孝都没有好感。 ...... 夏宗孝坐在出城的马车中,流苏依旧,炉香未灭,可车里的人却只有夏宗孝一人了。 车厢中还残留着柳氏淡淡的香气...... 今日这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然,弄得夏宗孝有些措手不及。 身边整年见不了几面柔柔弱弱的柳氏,竟然是一个江湖中人还是朝廷的逃犯。 隐藏在王府整整一年,他竟然毫无察觉?好在她有没什么歹意,否则自己岂不是坟头都长草了? 夏宗孝现在回想起来,汗毛倒立。两世为人,让他更加惜命,尤其是已经找到了他寻觅良久的“白虎”了,虽然这头“白虎”在那方面有点不太正常,而且十有**还垂涎自己的“美色”, 但夏宗孝到底还是大秦皇室,亲王之尊。麾下三卫亲军,带甲之士两万!这头“白虎”还能反了不成。 对于这头取向不正常的“白虎”夏宗孝心中有了计较。 这些日子越往北走,白夜白虎之名愈盛。州城府县,乡野士林都在传闻白夜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收复北境诸城,杀的夏辽贼子闻风丧胆,弃城而逃的事迹。 原本北境惶惶不可终日的百姓,被白夜一战战大捷传来的捷报冲昏了头脑。 门户紧闭的商肆酒楼重新开业,瓦肆勾栏恢复往昔喧嚣热闹,老百姓们自发的披红带绿,舞狮舞龙走向街头欢呼雀跃,好像夏辽贼子已经被彻底剿灭驱出大秦。 有好些被白夜重新收复的州府县城的百姓为了报答白夜帮他们收复家园报仇雪恨,还自发的为白夜修了祠立了碑,祠曰白虎祠,碑乃长生碑..... 白夜!白虎!夏宗孝心里盘算着,白夜军威太甚,以他对景兴帝那优柔寡断虚伪多疑好大喜功的性格的了解,此战结束这白夜多半不能再在北境待了。 毕竟功高震主,白夜出身将门世家,白家时代都为大秦卫戍蓟镇,原本与北境诸镇将领之间的关系就盘根错节,现下还统帅着北境诸镇所有兵马,又封战必胜,威震下,他要是起来不臣之心那可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了。 大秦祖制以文御武,一名实统兵马的武将不管他官职有多高,他的上边一定有一位可以辖制他的让皇帝放心文官。 就像担任九镇大都督的魏冉,他就是科甲正途出身在景兴帝还是郡王的时候就是景兴帝的王师。 等边乱平息,白夜一定会被调往汴京被朝廷封赏高官厚禄,但想在统兵是不可能了。 离开大军的将军就像拔了牙的老虎,自己害怕他不成? 听闻白夜自长在军中,咂离军营不能统兵一定失意落魄。 到时候再让谷满仓用金银财宝,神兵利器,宝驹美人,勾引他腐蚀他,让他享受从来没享受过的荣华富贵。他这种在北境酷寒之地待大的人什么时候见识过汴京的花花世界...先削蚀他的意志,在腐蚀他的**。 俗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那时候还不得乖乖跟自己走? 等行冠礼定封地之后,在求皇祖母下道懿旨,自己封藩建国的时候让白夜一起迁到卫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