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节 大作献妈祖(第2/2页)大明之雄霸海外
钱喂饱了祖庙,硬生生地将他自己拨高成为半神半人的信仰。 那个庙祝信息灵通,人又机灵,他收下银两,又请颜常武留下墨宝,以作记念。 颜常武想想,他以前作过地图编辑,全国满世界到处跑,还真的来过这座西庙,这西庙有件意思的东西,就当是物归原主吧,否则历史变动,应该不会有的。 “笔墨伺候!” 众人一起看他写字,这些年来,在陈衷纪的压力下(你做老大的你的字应该象样点吧),颜常武的毛笔字有所进步,写出来的字比不过江户幕府的老德川(你连倭人都不如),但至少可以入目了。 “补娲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两般神女;治水禹圣,济川后圣,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样圣功” 此作本应为郑瑞麒所作,郑瑞麒字仁国,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嘉庆二十年(1819)进士,官内阁中书,直军机,旋出为九江知府,权广饶九南道兼九江关监督,改庆远知府,太平国中以坚守庆远并乘间破敌功叙道员,多行德政,有郑菩萨之誉。 在出句中,以女娲补,妃司海作比,认为女娲有德于,妃有德于地,妃与女娲一样,堪称千古两位女神。在对句中,作者又把夏朝的大禹治水称圣,妈祖护航利运称圣,使河水澄清,海不扬波,所以,妈祖的功德亦与治水英雄大禹一样可以称为圣贤。 郑瑞麒曾到西庙,留下他的大作,现在嘛,荣誉则归我颜大少了! 大作面世,一下子惊动了许多人,无不交口称赞,那庙祝端的是雷厉风行,立即叫人去找工匠来,即时作楹联,悬挂在正殿上。 从此,妃宫西庙因颜常武这份大作,而盖过东庙,气得东庙眼反反,叹息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东庙其实颜常武也布施百两,但那里的庙祝不够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