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书灵(第1/2页)鬼术真宗

    ()    不知不觉,九阴化神诀的初步功夫纯阴境界,连海平已经修成了。    此时他全身流动着一股阴凉的气息,遍布全身的经络缓缓流动,全身毛孔控制开合十分流畅自然,当吸入阴气之时,那种针刺感更加强烈,不但没有因为境界的提升减轻,反而痛苦更加的剧烈。    伴随痛苦的同样有舒爽,全身阴凉平和的感觉让人心静如水,连海平双目更加黑白分明,脸色皮肤白皙异常,整个人显露出一股空灵的气质。    修身篇练习的同时,连海平已经开始接触后面的术法、禁咒、符篆、法阵等篇章,每个篇章都是从易到难的修习过程,配合连海平现在的基础,一些初级的功法慢慢掌握。    术法篇的初级法术‘抽魂夺魄’,是一门从活人身上抽取魂魄的术法,将阴气凝练如丝,配合脑后神目施展,能活活抽取生人的魂魄,这项初级术法就十分的骇人听闻。    除了‘抽魂夺魄’的术法,连海平还炼成了一种‘阴刀’术法,阴气推动,挥掌如刀,阴气外放,化成一把无形无质的阴气之刀。他试过这种‘阴刀’的功效,可以隔空三丈,一刀劈灭灯火。    符咒篇也已经入门,会一些简单的禁咒,绘制普通的符篆,这些都是消耗修炼的阴气真元才能做到,不过他学会的这几种禁咒和符篆能不能达到鬼术真宗明的效果,却从来没有检验过。    相比前面的篇章,连海平更喜欢后面的法阵篇。    法阵篇涉猎的杂学十分广泛,连海平在这方面耗费的时间格外的长,不但要精通阴阳五行之变化生克之道,还要详细推演数理变化,布成法阵的材料也千奇百怪,有些材料十分的罕见,可以这么,要想布成一个法阵,光前期准备工作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不过法阵的功效却不容低估,能进攻,防御,护身等,可以是除去术法之外最强的一种神通。连海平虽然没有尝试过布置阵法,但通过背诵真宗内容,对阵法的种类和构成已经有了非常高的认识。    而这部《鬼术真宗》,他已经背诵到了最后的篇章,这一日终于到了最后一页,当最后一个字牢记在脑海之中的时候,连海平有种如释重负的成就感,合上书页,长出了一口气。    他在这本书上,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力,终于功德圆满。    他纤细白皙的手指轻抚封页上的四个古篆字迹,有点感慨万端。    突然,一丝白气从那四个字中袅袅升起,接着一丝丝细如丝线的白气从字迹上蜿蜒升起,同时那四个字一闪一闪的亮着白光,丝丝白气不断的升起,越来越多,在书上半尺距离慢慢聚拢缠绕,如同毛线团一样编织成一个球状。    连海平惊异万分,心中浮动:这本书有灵气?    那白气如丝,密集的编织着,球状物越来越凝实,突然‘啵’的一声轻响,白气一爆,化成一个盘膝而坐的人形状,有手掌大,如梦如幻,宛如一朵白云堆积而成。    就在这同时,书桌上的那本《鬼术真宗》一下凭空消失,只余这个洁白的人悬空漂浮在连海平眼前。    连海平想都没想,全身阴元气息流动,右掌一记‘阴刀’蓄劲待发,全神贯注盯视这个突然幻化出来的人,他如有异动,这一刀什么也要劈上去。    那人盘膝而坐,面目五官清晰,竟然依稀是连海平的模样,双手掐决,全身洁白,没有一点杂色,晶莹闪动着耀眼的白光,书房里瞬间亮如白昼,两盏灯火都为之失去了光华。    连海平越发的惊异,正迟疑这一记‘阴刀’该不该发出的时候,悬空漂浮的人突然嗖地向他飞去,急如闪电一般,噗地印他额头印堂之上,瞬间不见踪迹。    屋内光华一收,瞬间暗淡下来,连海平大骇,不知是福是祸,脑海中突然一亮,一个光团静静地悬浮在他识海之中,散发着幽幽白光,一丝丝阴气瞬间在他全身流动,向脑海汇聚,围绕在这光团周围流转。    全身阴气被光团吸引而去,以光团为中心形成一个漩涡,旋转流动,越来越快,连海平不由自主的闭目垂帘,脑海中一声轰鸣,阴元一注注分流入奇经八脉之中,缓缓流淌,他感觉全身的阴元之气似乎得到了一次淬炼,比以往更加精纯了。    就在这转瞬之间,连海平突破了炼阴之功的第一个境界,从纯阴之境,迈入了炼阴第二个阶段:极阴之境。    慢慢体会了一下自身的感觉,连海平觉得,除了脑海中凭空多了一个会发光的球状物之外,全身并没有丝毫的异状,而且许久没有突破的关口,在这一刻轻而易举的突破了。    他睁开双目,眼神比以往更加的清晰,双目更加的黑白分明,纯净如婴儿。    识海中那团白光既然是《鬼术真宗》的灵气所化,应该不是什么害人的东西。连海平稍微有点放心了。脑袋里凭空多出一个东西,一般人绝对无法承受,首先要确定这东西是否有利无害才能安心。    但这本书为什么突然幻化,连海平想了很久,唯一值得推敲的是他刚刚背诵完这本书才出现了这个异状,肯定是积年累月之功,背诵全书之后,才解开了这本书灵气幻化的禁制。    可以这本书原先根本就不是一本书,而是一股通灵之气。    现在也只有这一个理由能解释了。    但这股灵气是怎么来的,原先属于什么人呢?是不是某位前辈修习过《鬼术真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