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福岛之秋(下)(第2/2页)超时空城管

岛五十勇士”或“福岛五十死士”,称赞他们“向死而战,如樱花般怒放!”“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国家于核危难之中,非凡的勇气令世界为之动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平成年代最后的企业战士!”    --当福岛核电站周围的避难半径一再扩大,当其他人都紧急撤往安全地带的时候,这批人却毅然留守在了最危险的地方,用自己的生命给日本铸起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由于福岛核电站的每座核反应堆至少需要十几人进行控制,四座出了故障的核电机组,加起来总共需要五十人……所以,可歌可泣的“福岛五十勇士”传,就这样诞生了。    按照东电公司的宣传,这些传中的“福岛五十勇士”,主要来自东京电力的子公司东电工业、制造核电站的日立制造所和鹿岛建设公司等单位。他们大多数人的岁数都在五十岁以上,有些人再有几个月就会从单位退休了。但是,在福岛核危机爆发之后,这些可敬的老人却纷纷表示:“国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干这个工作的人,必须冲上去!”并且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筑起保护核电站的最后一道屏障。    在那段最危险的日子里,在自卫队、警察和消防队抗命逃走之后,这些老人硬是顶着致命的辐射,向已暴露的核燃料灌注海水,以防止燃料彻底融化后,泄露出的几千吨放射性尘埃使半个日本的民众遭殃。美国《纽约时报》称,这五十位誓死不撤的无名英雄,也许是在日本核危机中力挽狂澜的最后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核危机的缓解,东京电力公司又陆续向福岛核电站增派了一些员工。但他们仍然是以五十人为一组的方式轮流值勤,所以还是继续被外界称为“福岛五十勇士”。    到了现在,所谓的“福岛五十勇士”,已经成了福岛核电站留守人员的代名词。    然而,对于中国女记者的衷心赞美,战场原清兵卫工程师的表现却有些奇怪。    “……最可爱的人?中国的报纸和媒体就是这么夸奖我们的?东电的宣传公关真是够厉害的啊!”    他苦笑着叹了口气,“……很遗憾,我们从来没有像这样看待过自己,而东电和政府也从来没有像这样看待过我们……如果东电和政府多把一些搞宣传的精力用在安全生产上,福岛也不会是如今这惨样了……”    在这个虚伪的世界上,总是有很多冰冷残酷的真相,被掩藏在花团锦簇的赞誉和颂词之后。    譬如,王瑶姐此次冒险深入福岛核辐射区,原本是想要采访那些被誉为“真正的武士灵魂”,“最后的企业战士”的福岛五十勇士,亲眼目睹一番日本武士精神的最后继承者。    但是,在战场原清兵卫工程师的引领之下,她却在这片辐射废土之上,看到了一群……怎么呢,跟她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日本人--其中有一部分干脆就根本不是日本人!    “……这位菲律宾伙子的名字叫做梅厄,是一位非法移民。他是藏在一艘集装箱船里,渡过南海偷渡到东京来的,然后刚一下船,就落到了某个跟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系的黑帮手中……”    顶着花板上时亮时暗、滋滋作响的电灯,行走在没有窗户的幽暗回廊内,战场原清兵卫一边跟迎面而来的某位黝黑矮,一看就不像日本人的伙子,随意地打了个招呼,一边跟王瑶姐介绍,“……因为梅厄曾经在马尼拉郊区的水电站干过几年,于是就被黑帮当做‘专业人才’,塞到了极度缺人的福岛核电站……拜托!核电跟水电完全是两码事啊!更别提这个菲律宾伙子既不懂日语,也不怎么会英语!我光是给他教导核电站的基本常识,就花费了足足三个月!”、    战场原工程师一边叹息着抱怨新员工的素质低下,一边把王瑶带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食堂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