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过往(第1/2页)并州铁甲

    ()    这一声,犹如晴霹雳一般,陈原都懵了,我都穿越了,还有人认识?    和陈原一样震撼的还有过来的老古。    老古是南阳郡人,他并没有多大,也就刚40岁而已。    人生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铁匠就是特别苦的一个行当,而老古就是一个打铁匠。前几年,黄巾军席卷南阳,老古也被裹挟其中。    老古的打制刀枪特别锋利,深受黄巾器重。黄巾战败,朝廷也没特别惩罚他。连一般的刑罚都没有,只是发配到雁门郡从军。    东汉年间,一般的郡是没有什么兵的,有事仰赖中央的调度。    雁门郡是北境要害,则有两个都尉府,东部都尉张扬在平城,西部都尉高顺在沃阳。    老古则被发配到平城西一座武周山上一个烽候台上,和他一起发配来的一个年轻人,来自颍川郡的陈原。刚刚用过髡型,也被发配来此。    陈原人虽高大,或许被战争吓怕了,平日里特别胆。再加上他的头发特别短,显得与众不同,就更是显眼,动不动受人欺负。    可他太过懦弱,也不敢反抗,任由别人欺凌。    老古虽然年纪大,可他有打铁的手艺,在烽候台里还是有点地位,帮着陈原话。    不知为何,粮食越来越少,仅能够糊口的。粮食越紧张,弱者越难过。陈原就是经常被欺凌的一个,两还吃不了一顿饱饭。    还好,老古有着手艺,队伍上离不开他,他的粮食有保证。他也用自己的粮食时不时的接济一下陈原。    就在年前,实在没吃的,就连老古也快吃不饱了。    候长李发想一主意,让10人下山去偷去抢,无论如何要把肚子喂饱。    陈原瘦的不成样子,还是被派下山。    老古一直感觉有蹊跷,因为下山是李发亲自带领,却只是带些最弱的兵下山。    后来,只有李发回来了,是遭遇了鲜卑人抢夺,那些人全部被鲜卑人当做战俘掳走了。    山上少了10个人,粮食宽裕下来,山上谁也不敢多。只是暗地里流传,是李发将那些“笨蛋”全部引入狼群,自己骑马回来。    每每想起陈原,老古就自责不已,恨自己不能救他。    可后来,他也想开了,因为缺粮缺的李发都快挨饿了。找张扬都尉,张杨自己也不够吃,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他们能有什么办法,无非偷和抢呗,可惜现在偷抢都没地方去了,平城百姓据跑的一个不剩。    队伍再也管不住了,老古也要活下来,趁乱也跑,来到马邑县,正好被莫家堡的部曲所捉,如同他见的陈原被捉一样。    马邑县这里有几个大家族,张家,莫家,秦家等。修筑的有坞堡,不光能抵抗鲜卑乌桓人的掠夺,还能将这些逃亡的军卒拦在坞堡外。    可是,这些人没的吃,更是不要命,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杀人放火,四处泄愤,更加的凶狠。    莫家堡堡主莫幽和众位大家商议,每家在路之上,派人来捉这些逃兵,捉住不送官府,而是让这些人做这些豪强的部曲,也算是一举两得之举。    现在朝廷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将来就是鲜卑人来,这些豪强一样能抵挡。朝廷甚至也可以征用这些豪强的部曲,因此上,无论县衙也好,太守府也好,都知道这些事却不管不问。    老古絮絮叨叨讲完经过,他正想问陈原到底是如何过的这一个月。    这时,那举刀的圆脸汉子,一脸的忧愁,看看刚刚东升的太阳,有些焦躁不安,似乎有什么事在等他一般,瞪一眼个不停的老古道:“别了,老古。”    老古立马不吭声,乖乖的站到陈原身边。    这圆脸汉子名叫莫三,正是这帮捉拿陈原的部曲首领,他如何不急?今是莫幽莫堡主去请县里的孟和孟医匠。若是顺利的话,午时就该能到莫家堡。    孟医匠可是神医啊,这在马邑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莫三的父亲莫泽是莫家堡的兽医,在莫家堡,在马邑县也是无人不知。    可惜的是兽医莫泽现在病倒了,已经两个月没有下床了。    莫泽本领大,脾气也大,私下都,莫泽看不起孟和的医德。    这是为什么孟和一直不为莫泽看病的原因。    可今不同了,莫家堡堡主莫幽亲自出马,还有一个太守府的家仆,几乎是太守府的副管家王贵,也一同前往去请。    这面子够大了吧?他孟和即使再跟莫泽私底下不好,也该出马了吧。    莫三从旁边牵过一匹黑马,翻身上马,一挥手道:“我们回莫家堡。”    莫三在左,押解陈原的队伍在右,踩着黄黄的枯草,看着前面一片草地,一片树林,远远的还能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岭。    莫三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一人,飞马赶回莫家堡。    可他不能。他还是这些部曲的首领。他得跟手下的兄弟步调一致,不然,他就会被孤立。    一边走着,他看着押解陈原的两人。一个身材高大魁梧,体格健壮,国字脸,透出勃勃的英气。这人是莫病,也是莫三的另一个心病。    莫病骑射皆精,在莫家堡,除了护院韩泰,公认的就是这个21岁的伙子。    在陈原另一边,那个押解他的,叫做莫语。身材比陈原还矮半头。面庞精瘦,像个猴子一般,两只眼睛像耗子一般,浑身上下透出精明劲。    莫语比莫病还让人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