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决战前(第1/3页)并州铁甲

    ()    城楼之上,除了警戒之人,其余人都回去休息吃饭,这时,康怀带着一个个铁匠登上城楼,他再陈原的安排下,连夜带着铁匠,重新布置着城防之事。

    怀仁堡的激战,也吸引了周边的目光。

    雁门郡,太守府内。

    王泽一脸忧郁的看着高顺道:“可打探清楚了吗?鲜卑到底有多少人马?”

    高顺铁青着脸,一脸的冷峻道:“回太守,鲜卑此次入塞,足足有上万骑兵,我们只怕无能为力了。”

    “可王豫州还在他哪里,哎,这该如何是好?”

    “哎如今也只有听天由命了,鲜卑可是万人大军,只靠我们雁门郡,无论如何,上去也是白白送死。”

    “那就没有办法了?”

    高顺摇摇头道:“回太守,只怕只能如此了。如今之计,我们只能坚守住太守府就算不错了。”

    王泽叹口气道:“看来只能如此了。哎,都怪我,只看中粮食之事,误信了陈原的话,竟然落到今天的地步。”

    哪又能如何?现在鲜卑大军已经兵临怀仁堡下,这陈原守的住还好,若是守不住怀仁堡,只怕他死还是小事,就连王豫州都难免遇难。

    太守府内,人人都不好指责王泽太守,所有人将矛头统统指向那可恶的陈原。

    说了半天,王泽叹口气道:“反正他也难逃一死,看来只能等着为他们收尸了。”

    众人默然无语,所有人都意识到,想不想都是这一结果。

    ……

    平城,东部都尉府。

    张杨的胖脸在灯下显得更加肥胖。

    张杨也是一脸的愁苦道:“鲜卑大军已经近在咫尺,我该如何是好?”

    “都怪那陈原,无端招惹鲜卑人,以往哪有这么多鲜卑人入塞,今年可好,一下子上万人马?何人能够抵挡?”

    杨丑虽没有官复原职,但还是被张杨信任的安排在身边。

    “如今之计,我们只有坚守平城,闭门不出,等鲜卑人抢完怀仁堡,也许步度根出了心中的狠意,也许他就退兵了。”

    张杨摇摇头道:“只怕难啊。”

    杨丑道:“可恨那陈原,此战他若不死,将来也必是祸害。”

    张杨道:“只怕陈原也难活啊。”

    ……

    幽州代郡,与平城却是相邻。

    代郡太守刘恢眼望下面来代郡公干的张辽道:

    “文远,有事你尽管说来,虽代郡与雁门郡分属幽州与并州,但都是我大汉河山,雁门郡有事,我代郡也不该袖手旁观。”

    “太守,如今鲜卑大军已经屯大军与怀仁堡下,我们再无动作,只怕唇亡齿寒啊。若是步度根攻下怀仁堡,代郡只怕也是会遭受池鱼之殃。”

    “文远,既然如此,事关我大汉基业。我身为皇族一员,绝不会袖手旁观。”

    刘恢说道这里,眼看下面道:“玄德何在?”

    一个二十五六上下的白面大耳年轻将领道:“刘备恭候太守命令。”

    “玄德啊,你我不同他人啊。我们同为大汉皇室之后。大汉安危,就是我们刘家之安危。别人可以袖手旁观,我们刘家决不可等闲视之,你可明白?”

    “禀太守,刘备一心报国,只要我百姓安居乐业,大汉江山万年永固,我刘备即使战死沙场,又有何妨?”

    “好好好!”刘恢一连串的夸奖道,

    “这才是我大汉皇家该有的气魄。”

    “玄德,且听我命令!”

    “是!太守!”

    “你率我代郡500骑兵,去救援陈原的怀仁堡。无论如何,要救出王豫州与农都尉陈原。”

    “是!玄德定不辱使命!”

    刘备出了太守府,心中还有疑惑,他对着张辽问道:

    “文远,你看陈原可守得在怀仁堡吗?我就怕我们兵未到,他们只怕已经死于鲜卑大军了。”

    “绝无问题。陈原做事,走一步,看三步,别人眼里不可能之事,在他那里是绝对毫无问题之事。以张辽看来,陈原守住怀仁堡,绝无问题。”

    “哦”,刘备有些好奇道,

    “那陈原竟有这般能力吗?”

    张辽一笑道,“玄德兄,你尽管放心,陈原之强,远在我之上,只怕我雁门郡,他现在只是第一猛将,只是一权农都尉。

    若是手下兵马一多,只怕早就打到鲜卑人哪里了。”

    “好,文远,我定去营救那陈原,不过,你跟我慢慢讲述陈原之事。”

    “好好好。”

    张辽一边跟着刘备去准备,一边跟刘备讲述着陈原的事迹。

    ……

    浑河边,鲜卑大营中军帐内。

    令狐裘讲述完今日之战过程,步度根摆摆手,让他站在一旁。

    步度根眼睛扫过营内众将,一脸严肃开口道:

    “众位,你们都是跟着檀石槐大人东征西杀,南征北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