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有变化(第1/2页)并州铁甲
() 这些人也是从两万五千人中精挑细选的精壮之士,一个个骄傲的不得了,莫病这话一说,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不服是吗?那就按照军令,继续行军!”
莫病不再说下去,大步向前带着教官队,大雨滂沱中,依旧前行。
徐晃没有说话,一挥手,让弟兄们紧紧跟上去。
他们不能做乌合之众,他们要做一个合格的战兵。
脚下泥泞不堪,头上大雨滂沱,队伍却没有停歇,依旧向前行军。
泥水流入一旁的汾水,碧绿的河水里汇聚进一道道黄土泥流,转眼间成了泥黄色,哗哗的流水变成咆哮的巨流,翻滚着,嚎叫着,向南涌去,如同那些内心不服气的士卒一般。
雨水来的快,走的也急,一个时辰之后,又是雨过天晴,太阳又从乌云里探出头来。
真正让人哭笑不得。
无论怎么走,是快也好,是慢也罢,前面的教官队始终能在前面保持着队形。
更要命的是,他们丝毫没有疲惫之态,只是不怎么说话,一路眼望前方,就是不停的走。
后面的徐晃,这是心里也是服气的,这些人,果真不简单。
宿营地是灵活的,就是陈原在前面用车队安排的,离出发地80里,这些人是半夜才走到,一个个瘫倒在早已经干干的草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草地上露水重的如同刚下过一场雨一般。
士卒们赶紧起身,因为百夫长已经拿着标枪再次抽打着他们,吆喝着他们急急赶路,总共270里路,昨天走了80里,那今天就要走95里以上,不然落后着就要被淘汰出这个队伍。
再次上路,他们发现现在粮食已经没有了,昨天的胡饼在雨水里泡成了糊糊一般,这个时候也只得拿出来,只要不坏,能填饱肚子就行。
可是糊糊已经都嗖了,再也没法吃了。
饿着肚子,一边挪动着沉重的双腿,大路之上,一条长长的土黄色的队伍,如同一条长龙再次出现在汾水河畔。
什么都不要说,现在只有一个任务,今天就是95里路程,完不成的将开始被淘汰出队伍,参加莫愁的修路大军去。
今天的路上,徐晃进一步见识到这些教官队的厉害。
高温酷暑,这些人也和后面的人一样,却吃的,他们的胡饼也没法吃了,他们有人去河里抓鱼,抓好之后,然后跟上队伍,将鱼分享给大家。
走起路来,却是如同昨天一样的轻松。
徐晃终于服气了,莫病才告诉他,对他们来说,莫说百余里地,就是一百五十里也是寻常事。
徐晃大吃一惊,这才跟莫病商量,如何让自己的队伍争取少被淘汰。
莫病徐晃重新将队伍编列,自己的队伍中再找出精壮,有10个人负责捕鱼,但是不得耽误行军路程。另外90个人,负责帮助队伍的体弱之人,用绑腿和标枪绑成担架,让那些身体承受不住的可以稍微休息一会。
轮流抬担架,轮流休息。
汗水一轮一轮的出,身上的汗渍结了白白的盐霜,如同盐碱地一般。
可是,没人叫苦,都是咬着牙,迈着步子,朝着前方前行。
就这样,这一天,他们居然在天黑之际,终于赶到了宿营地。
一夜无话,第三天,新的命令到了,天黑之前赶到宿营地,就有羊肉吃,晚到的话,就只有胡饼吃。
今天宿营地,就是界休。那里就是这次行军的南边终点。
徐晃用昨天的办法,强帮弱,也不使某一人太过乏累。终于,他们的队伍在太阳还未落山之际,就赶到了界休。
那里现在正是韩泰的骑兵一个驻扎点,骑兵们早准备好了烤肉,迎接一路辛苦的步兵。
陈原早早的等候在那里,看着一队队赶来的人,徐晃还是不错,他的队伍竟没有一人掉队,更是难能可贵。
徐晃也是高兴,陈原嘉奖之后,又美美的吃过烤肉,领了后面三天的干粮,去河里美美先洗个澡,这才在营地好好休息。
回程之路,还是原地返回,这次大家有了经验,疲乏的人慢慢也能跟上大队人马,再加上这次特别小心干粮,保存都特别小心。
又是三天的行军,不过回来之时,已经比去时好了很多。到了整个行程的第六天正中午时候,在汾河边已经能看到高大的晋阳城了,看来要不了一个时辰,他们就能返回进城,结束这次长途行军。
陈原走在最前面,回首看着这群新加入的步兵,每个人都低头走路,沙沙沙的脚步声,没有别的事情。
这一路走来,他们至少知道军中就是得服从军纪,知道要想得到奖赏,上峰命令什么,就要想办法做到。
这才是一个军人该做的。
这行军才是刚刚开始,先从平原,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增加长度,从一天平均90里,然后逐步加码,到100里,然后110里,然后要进山越林,适应各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