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回雁门郡(第1/2页)并州铁甲

    ()    天下大乱,终究是百姓最遭殃,若是能救出一些百姓,也算是他尽了心力。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为今之计,不可自乱阵脚,在并州没有安定前,出兵洛阳,对自己绝非好事。    即使出兵,也要在并州其他郡比如五原、定襄、云中等郡被彻底荡平之后。    “老夫子,只要我伤养好,只要朝廷之令下来,我必下洛阳。”    陈原看王允如此激动地诱惑自己去洛阳,自己总得表示一番。    可要等朝廷之令,他自己估计都会很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郡农都尉,此刻有能力将洛阳周围的白波军,匈奴军打走,以护卫洛阳的安全,这个说法,朝廷之人会信吗?    光有并州人相信是远远不够的,要朝廷先相信你有此能力,才有可能调你去。    可是在朝廷的眼里,任何一个普通的将领,都会比陈原是更好的选择。    陈原因此笃定,等待朝廷之令,将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赌局。    所以,他对王允可以表现客气一点,更应该对朝廷表现的忠诚一点。    陈原手扶着床板,想要下地似的,慢慢挪动着身子。    王柔看到,连忙问道“文理,你这是做什么?”    陈原摆摆手道“王将军,我的伤其实好的差不多了,没必要这么养下去。我这就去试一下,看能否骑马?”    一边说着,咬着牙,皱着眉,似乎忍受着巨大痛苦似的。    王柔连忙上前扶住陈原道“文理,且不可妄动,现在还是须将伤养好。”    令陈原意外的是,他的举动,居然打动了王允。    王允连连叹道“国难思良将,国难思良将!文理尽管有伤在身,依然想着忠诚朝廷,想着护卫洛阳。果然难得,哎,以前我对你还有误会,如今看来,都是错怪了你。”    说着话,王允也将木棍丢在沙盘上,连忙跑到床前来检查陈原的伤势。    更令陈原苦笑不得的是,王允检查完伤口道“文理,你这伤并不大,不能在这里继续养下去,你得和我一起回雁门郡。”    陈原还没说话,王柔诧异地看向王允。    是他安排邢艳在伤病期间照料陈原的,陈原若一走,这邢艳不得恨死王允啊。    王柔道“兄长,我看文理这伤,还是再养两个月,等恢复的差不多再会雁门郡不迟。”    “不行!”    王允一瞪眼,连王柔都吓一跳。    “文理之伤,在雁门郡一样可以养。虽说此地离洛阳更近,可是此地跟洛阳中间隔着河东郡。而我们现在要知道朝廷的消息,都要靠幽州转来,而雁门郡则能早一天知道朝廷的消息。从雁门郡到这里,最快也得5天时间,一来一回,10天都耽误了。朝廷哪有那么多时间等我们?”    王允展示出非要带陈原走的架势。    陈原后悔刚才太过表现对朝廷的忠诚,以致于王允非要现在带自己走。    不过,这里西河之地,也没什么事,前面已经安排妥当。    要回雁门郡,刚好能就近指挥对匈奴的最后一战。    “老夫子,你看这样行吗?”    陈原抬头看着王允。    “你说。”    陈原道“我明天回雁门郡,和你一起回去。今日我将最后一些事,安顿一下。”    王允点点头道“好吧,就再耽误一天。”    一旁的王柔哭笑不得,这个王允性子刚烈起来,别人是半点难以执拗过他的。    陈原在并州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如今也听任王允的安排。    当然,他也明白,这是陈原大概在这里没事,要不然,陈原根本不会听王允任何安排的。    就像夏天的时候,陈原要杀须卜热之际,又有谁拦的住陈原?    王柔看王允坚持,陈原也不反对,也只得听之任之。    王允高高兴兴地带着王柔出去,等着明天和陈原一起回雁门郡。    陈原这下子忙起来,先叫邢艳进来,将刚才之事一说,邢艳就是一懵,好久没反应过来。    陈原道“你和我一起去雁门郡。”    邢艳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擦拭着眼泪,连忙帮陈原去做各种准备。    然后是派人找来徐晃和韩泰,命令韩泰带1000骑兵从西河郡出发,等黄河结冰之后,顺着黄河直达朔方郡,由朔方郡的牛满坡供应一切后勤军需,以朔方郡为基地,往五原郡云中郡打。    徐晃则带着3000步兵,其中1000名是可以骑马作战的步兵,今夜就出发,直接走大路,尽快抵达马邑县,由莫畏做后勤往定襄郡,云中郡方向,去扫荡匈奴剩余的部落。    他们两队人马在云中郡汇合。    只接受匈奴人要么完全接受投降,要么被驱逐出境,其余条件一概不得接受,所有参与叛乱者,要么去漠北,要么被杀,不能有第二个结果。    所有做恶之人,必须要得到报应。    陈原给两人说好,两人急急忙忙去准备。    最后陈原又叫来邢战,陈原又交代一番,现在河东西河,由他来管,虽然他年纪也不大,不过在西河人中威信也算高。    陈原讲了一些未来西河的安排,此地还是以放牧为主,以后都定点放牧,每家都分牧场,分山谷,将来陈原派人送来足够的苜蓿种子,这里和雁门郡一样,是放马放羊为主之地。    当然,陈原对于未来也有打算,只是现在还没到时候,暂时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