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弟子心有一问(第2/2页)一剑九州寒

了,我还是等着住持休息的时候再进去吧。”和尚有些郁闷的坐在地上。    “你现在进去少听的仅仅就是一部分,你待会进去那少听的就是一大部分,这一得一失间,哪个更合适些?”老僧问道。    和尚听到这话愣了片刻,随后推门走进了讲经堂,此时的讲经堂中,住持大人正坐在那蒲团之上,口中念诵《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和尚随便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坐了下来,随后便聚精会神的听着住持大人讲经,可是无奈自己的脑子就跟那个木鱼一般,无论听的怎么仔细,怎么认真,和尚就是一句话也听不懂。    “夫般若者。离言相。离心缘相。迥绝中边。超诸限量。宁容凑泊。”    和尚看着佛经之上的经文,然后重复了一下刚才住持大人的话,想了半,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他根本就想不明白这些东西,所以干脆也就不费这个心思了,师傅曾经过有些人肯能生就适合研究这经文,有些人生就适合习武,但是自己好像经文看不懂,习武也是一直达不到师傅的标准,所以现在的和尚表情很沮丧。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住持的声音再次在和尚的耳边响起,和尚愣了一下,随后缓缓起身冲着那蒲团之上的住持喊道:“住持大人,弟子心有一问。”    听到和尚的喊声之后,住持大人的声音缓缓停下,眼睛半开半睁的看着和尚,此时不仅仅是住持大人在看和尚,讲经堂里面的所有和尚全都抬头看着和尚,和尚目光直视住持,毫无羞愧可言。    “问。”主持大人慈眉善目淡淡的回了一句。    “刚才住持大人讲到了人的七情六欲,但是佛经上面讲过,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既然本是无有之人,那么我们的憎爱究竟从何而来?”和尚问道。    “七情六欲犹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住持答。    “那佛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心中的尘埃又是从何而来?难道也是受之父母?”和尚接着问道。    “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心若不净,那便会染上尘埃。”住持答。    “那住持,佛是什么?”和尚问。    “你是什么?”住持反问。    “我是我。”和尚答。    “树是什么?”住持再问。    “树是树。”和尚答。    “水是什么?”住持问。    “水是水。”和尚答。    “佛是什么?”住持问。    “佛是佛。”和尚答。    “佛是佛,不同的人心中感觉出来的佛是不一样的,无论你觉得佛是什么,水也好,地也罢,只要你心中有佛,那么佛便是佛,无处不是佛。”    住持解释完之后,讲经堂中的和尚们全都恍然大悟,看住持的眼神瞬间就变了,曾经无数人疑惑过,自己心中的佛究竟为何物,而此时众僧人心中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    “弟子还有一问。”和尚接着喊道。    “问。”    “《佛四十二章经》有一便是,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我们出家人理应断绝贪欲,才能认识到真正的自己,那么咱们青山寺为何还要受施主供奉,收那香火钱?”和尚问。    住持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微微一笑,随后看着和尚道:“断欲去爱,那你跟你师傅这月的香火钱便免了吧。”    和尚听到这话微微一愣,随后缓缓的坐了下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便是对不住那在家等着自己拿钱回去买米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