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仁义与暴虐(一)(第2/2页)乱世纪事

先生眯着眼像是在想些什么然后缓缓地道:“襄城候为周室一系,但亦于晋王室同宗同源,如若以朝廷的名义出兵是必会引得那群姬姓诸侯的警惕与不满,而且还很有可能会插一脚,而以大王的名义却不同。

    颖川郡现为大王的封地,襄城也就是大王的封臣,如若大王以讨伐领内叛贼的名义出兵,那群诸侯即使不满也不能些什么了。”

    范由闻言如醍醐灌顶,他向高先生道谢后便召集大军,由心腹爱将公孙理为主帅,卫康,孟平为左右将军率军五万出兵襄城。

    ……

    此时的襄城县境内早已沸腾,百姓们并未流露出些许的不安,也没有怪罪姬隗把战火带给他们,反而皆认为是该报答历代襄城候大恩的时候到了。

    众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车车作战用的物资运向襄城县,顿时在城内的仓库堆满了粮草武器,这都是境内的平民与商人志愿捐赠。皆是为了报答襄城候之恩。

    有些百姓甚至自发组织义勇军前往襄城助战,本来姬隗就对此事而感到自责,眼见百姓们竭尽全力的支持他,心中更是觉得对不起他们。

    他看着那支义勇军时心中一阵感动,但还有一些心痛与愧疚,他们人数大约有三四千人,没有披甲只是穿这粗布衣服,武器也只是锄头棍棒,那群人里面竟然还有数百名十来岁的孩子,三儿便是其中之一。

    姬隗向他们隆重地给他们行了一个礼道:“我姬隗有愧于大家啊。”

    众人挺直腰板大声喊道:“愿为君侯效力。”

    “感谢,感谢。”姬隗红着眼,哽咽地道,然后又行了一个大礼,因为姬隗知道如果让他们解散去躲避战乱,他们肯定是万万不肯的。

    姬隗曾派过人向颖川郡众贵族求援,但他们皆怕会得罪范由所以也不敢答应,只肯偷偷地支援一些粮草武器,姬隗也知道他们的苦衷,所以并没有太过于失望,好歹也得到一些物资不是。

    但让他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远在东郡的濮阳君派遣一支一千人的精锐支援姬隗,当然这也是秘密前往的。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整合,襄城军以有一万两千人,义勇军也被分发皮甲,盾牌,长戈与长剑等武器装备,与一群老兵混编在一起,由一名校尉所统辖,其作为后备军,以防之需。境内领民们也撤往襄城后方的城邑。这时五万齐王军也抵达了襄城数里之外,其轮廓也开始映入眼帘。

    次日,齐王军抵达襄城,公孙理望着眼前的城池,不禁感慨道:“不愧是经过三代襄城候所经营的城池啊,我军若是强攻损失也定会惨重。”

    在旁的孟平道:“大帅无需多虑,待某率上万精兵定能攻破此城”

    “孟将军,万事不可鲁莽,这襄城城高水深,又有淮河作为屏障,而且你看,城墙上密密麻麻的站满士卒,城中军队应有万人,一时肯定难以攻克,不如先行安营扎寨后再另做打算。”

    “诺。”孟平虽然心急,但也觉得公孙理向话很对,所以也只能先行安营扎寨了。

    因公孙理的谨慎,所以第一便安然无恙的过去了,城上是士卒却并没有放松,因为他们知道明才是真正的残酷。

    果然,在第二清晨,齐王军吃完早饭后便在城下数百米之处集结,开始发动第一轮进攻。

    一千人拿着长戈抬着云梯,在弓弩手的掩护下向城墙进攻,而城墙上的弓弩手也早已把弓拉成满月状,待齐王军士卒进入弓箭射程后,在指挥的军官一声令下,数百支箭矢向敌军飞去,顿时倒下一大片,一些没有当即毙命的士卒在地上哀嚎,乞求着有同伴能够就他们,但这也是徒劳的,那群同伴不仅没看他们一眼,而且还踩着他们的身躯,有得还被前进中的冲车给直接碾死。

    第一轮只是试探,在双方损失上百人后便鸣金收兵,但接下来攻势也一轮比一轮猛,其伤亡也异常惨重。

    在齐王军猛攻襄城六,却还未取得什么成果,自己也已经损失了三四千人,而城内也不好受,一千六百多人战死,还有几百人失去战斗力,有一段城墙更是需要义勇军的一部分来补充。

    又一次无功而返,齐王军军中士气开始低迷,公孙理在营帐中焦头烂额,若是野战他还是很有自信取得胜利的,但攻城战除了猛攻城池便别与他法了。围城,城内肯定囤积大量粮草,敌人没饿死自己也都饿死了。断水源,这座城本来就建立于淮河之上,除非把整条淮河都堵上,否则跟本没办法,这时,真巧下大雨,这使原本就烦躁的他更为烦躁。

    在左军大营的卫康见状便想到夜袭一计,在派人请示公孙理无果后便决定自己单干,他本来就对公孙理能当上主帅极为不满,认为其只不过年纪比自己大而当上罢了。

    他亲率左军一万人趁大雨和夜空的掩护下偷袭襄城,即使不能攻破,但如是拿下翁城也是不错,但他失败了,在经过一夜的战斗,从夜袭演变成猛攻,最终以损失上千人的代价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