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斩蛇起义(1)(第2/2页)刘邦
到此,刘邦看了看刚才话的那十几个人,接着: “有几位朋友想留下来,我也是感激不尽,日后,我们就是患难与共的朋友了。”完,刘邦用手使劲地一一拍了拍那十几个人的肩膀。那情景很有些悲壮色彩。 于是,十几个人留了下来,其他人对刘邦千恩万谢,匆匆而去…… 在这个普通的月夜,刘邦作出了不同寻常的举动,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面对险境,不计后果,当机立断。此等胆魄非常人所有。 大丈夫做事一人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刘邦的行侠仗义的品行在这个月夜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当刘邦决定放走众囚徒的那一刻起,就从心理上与行动上割断了与秦朝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刘邦也断绝了在秦朝的统治下个人命运顺利发展的希望。刘邦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空间。这为刘邦日后反秦并能成为大器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当然,寻找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过程是艰难的。 刘邦首先遇到的是生存危机。生存之地在哪里? 月亮爬上中,四周除了偶尔传来蛐蛐声外,十分静谧。刘邦站在那里,不断地问自己:到哪去?到哪里去? “此地不可久留,先离开这里再。”刘邦暗自打定了主意。 想到此,刘邦一挥手,带着十几个义无反顾的朋友上路。 刘邦知道走大路是危险的,容易被官府得知。下路千万条,不能走大路就找道。 来也巧,刘邦一行没有走多远就发现在大泽中有一条不知通向何处的道。慌不择路,刘邦没加思索带着众人闯了进去。 道因多日没过行人,荆草丛生,又有泥洼,尽管月挂中,但视线多受限制,刘邦暗暗叫苦。但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贸然前行。 突然,走在前面人急步返回来,还没有等到刘邦开口问原因,那人先开口了: “刘公,不好了,前……前面,发现一条大蛇当道,足有好几丈长,我们还是原路返回,另找别的路。” 未等刘邦回话,这个惊魂未定的人低头自语: “妈呀,吓死我了。” 此时,刘邦的醉意尚未消失,借着酒劲,一边用手拍着胸脯,一边高声: “什么?大丈夫行路还怕一条蛇!”. 完,刘邦贸然前走。走出几十步后,果然有一条粗大的长蛇横卧在路上。 刘邦全然没有退缩,抽出长剑,手起剑落,把大蛇劈为两截。 “哈哈哈……,一条爬虫,敢挡壮士路,真是找死!”话音未落,刘邦将两截蛇身踢向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