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委曲求全的汉王 (5)(第2/2页)刘邦
封好地,外人疏将,悉封僻地;项羽起兵以来,残暴嗜杀,过往之地,无不残灭,所以第二点,他已失去人和。时、地利、人和,是成事三大要素,项羽已失去其中最重要的两条。” 韩信停顿下来,环视了一下全场,见全场将士包括刘邦、萧何在内都在洗耳恭听,更受到了鼓舞,清了清嗓音,又接着分析。 “项羽眼下最为强大,这是事实,所以诸侯、百姓都不敢反叛,但是将来各国势力会逐渐强大,谁还会再对他俯首帖耳?现在大王如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专任下谋臣勇将,何敌不摧?所得下城邑,悉封功臣,何人不服?率东归将士仗义东征,何地不克?关中三王,虽然扼我要塞,堵我出路,但他们都是秦朝旧将,带领秦兵数年,部下征战死亡不可胜计,山穷水尽之时又挟众投降项羽,降卒却又被项羽屠灭。关中秦人对他们三人恨之入骨,项羽却偏又封他们在秦地为王,秦民当然不服。唯有大王入关之后秋毫无犯,除秦苛法,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欢迎拥戴,大王若东入三秦,传檄约定,三秦既下,便可图下了。” 韩信一番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敌方到我方,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汉军上下,莫不对他肃然起敬。 刘邦大喜:“寡人悔不早用将军。今日承蒙将军开导,如开茅塞,以后全军全仗将军调度,明日就出发东征。”刘邦又有些飘飘然了。 韩信回答: “将非练不勇,兵非练不精。项羽虽然露出败相,毕竟楚兵数经百战,不可轻视。现我军仍需多方操练,估计半月后方可出兵。” 第二,韩信便击鼓升帐,首先定出数条纪律,晓谕全军。然后亲自上台,开始练兵。他口讲指画,如何排列阵势,如何整齐步伐,如何立正相坐,如何首尾相应,如何可方可全,如何可变可常,凡此种种,樊哙、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曾知晓。刘邦策封韩信为大将时,他们三人内心都感不服,及至听了韩信的滔滔宏论,今日又领略了韩信带兵布阵的实际能力,不服的情绪烟消云散。 经过数日的督导操练,汉军军容风纪焕然一新,士气高昂。丞相萧何也备充了大量粮草,出师东征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