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强势2(第1/2页)重生之祚晨

    ()    接近午时的阳光,没有让刘祚晨感觉到丝毫的温暖。    以往的太子殿下虽然性格乖张,但绝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纠结黑暗,刘祚晨相信是宫中的大环境令太子殿下有了如此大的改变,也想要抗争也想着改变,但,能够起到作用吗?    刘祚晨不看好太子殿下现阶段有改变命运的能力,起码是没有继位之前不具备改换地的能力。    单纯的依托太子看好的这点经济能力,依靠刘尚武边关大将军的身份,再加上太子殿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刘祚晨认为,依然不具备颠覆皇上操控的一切。    “太子殿下,您是联手,这……下官不敢苟同,需要帮助之时您只管明言,下官自当竭尽全力。”    一脸肃然地看向太子殿下,刘祚晨对于太子所的联手二字心有警惕,太子可以心无旁骛地脱口而出,并不代表刘祚晨可以听之任之。没有搞清楚太子殿下如今的处境或是真正用意,刘祚晨完全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他居心叵测,是要将人置于水深火热的忤逆之罪当中。    试想,得具备多大的能力多尊崇的身份才能和当朝太子平肩,身份地位的不对等,如何能有“联手”的法?    “嗯,这就好。”微微笑着的太子殿下,没有表现出过多意外的表情,随口应答着,让刘祚晨更加坚定了他存有居心叵测的想法。    “太子殿下,下官有些疑惑,不知您……”    轻轻掸了掸蟒袍的太子殿下,重新坐到刘祚晨对面,双眼恢复了稍许温和,道:“来听听,本王知无不言。”    缓缓地语调,肃然的表情,让人觉得太子殿下就是要敞开心扉促膝长谈。    太能装了!刘祚晨暗暗地想,老子刘尚武的半点也不假,这皇宫大内之中随便拎出一个人来,绝对不是善与之辈,就太子殿下这不时变换的神情,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易办到的事情,更不用心里揣着的意图了。    “下官记得,当初靖亲王爷可是鼎力支持您册立太子,以王爷的能力还需要下官这绵薄之力,确实令下官不解。”刘祚晨思虑再三,原想着是太子已经拥有朝廷的势力,想想还是这样出来比较温和。    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刘祚晨,太子殿下没想到刘祚晨问出这般浅薄的问题,心里,难道这子就是个傀儡或是背后有高人指点才取得如今的成就?可,以往刘祚晨在京都惹出的祸端却尽是其所为,这毋庸置疑!那么,就是这子在这里装傻充楞!    多一个人的帮助就多一份力量,这么浅显的道理,刘祚晨不可能不明白。如是想着的太子殿下,凝视了刘祚晨良久,这才道:“本王想,你是想问吾皇叔那里的势力是否可以被本王所用,是吧?”    被太子殿下看透了心思,刘祚晨也不显得尴尬,只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太子殿下自己出口,终究是比问出来要好很多,这毋庸置疑。    刘祚晨自知,多年前,就已经跟力挺太子的靖亲王爷解下了深仇。此时太子又刻意拉拢,倘若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给一个交代,刘祚晨完全可以认为就是这爷俩故意制造陷阱。    咳咳……,轻咳两声的太子,叹了一口气道:“靖亲王爷那里,确实有些势力不容觑,若非如此……,估计也不敢于公开支持本王,或者应该他早该灰飞烟灭 。这样的关系的确是相当复杂,也让世人云里雾里看不清真意,吾父皇与吾皇叔可谓是水火不融,可吾皇叔却又力挺本王册封太子,是否颇为耐人寻味?”    刘祚晨配合着点了点头,自知在多年前就已经知悉,也未曾期望太子殿下对他和盘托出,再继续下去或许就能从皇子的话里听出些许端倪,就足够了。    “……陈康郡王,或许你应该了解,驻扎北方经年与庆亲王爷之子陈胜遥相呼应,可谓是北方敌寇难以踏足安泰半步,不用本王再细想必你也应该明白了,靖亲王爷的势力根本不能为本王所用,那就是他用以保命的手段而已。”    这,刘祚晨从未想到也是无人对他提及过,只知道庆亲王爷之子在北关驻守,却不知,皇上将两位世侄一位派去镇守边疆一位册封郡王,相互牵制又相辅相成共同抵御外敌,真是出人意料!    远在北关的两位辈,斗鸡一样相互提防着,京都里的两位亲王更是心怀叵测,却怎么也逃不出皇上的掌控,边关一旦出现问题,就明两位亲王已有异动,真是高明的决策!    如是想着的刘祚晨,不由得微微笑了起来。皇上总是喜欢利用亲情的羁绊做到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比如同如萱公主的婚事,按照太子殿下的思路来讲,都是刘祚晨的家人的话,岂不就是将矛盾转化成家事?原本臣子之间的朝堂矛盾,顿时便发生了质的变化。    谁会将家事以纲常评定是非?这,从根本上就堵住了悠悠众生之口,谁还没有点家庭矛盾或是家庭琐事?    高!就是高!刘祚晨不得不佩服皇上思虑之深。    可是,倘若他们俩人联起手来岂不是……,想到此,刘祚晨不由得心里一颤。    “不用紧张……,不是还有二皇子殿下驻扎在西北边关?”太子殿下慵懒的声音响起,提醒着刘祚晨,刚才失色了。    刘祚晨讪讪地笑笑,正色问道:“皇子殿下即便是不惧路途遥远,可大军必然行动迟缓,时间上真的来的急?”    忧虑的问话,更多表现出来的却是疑惑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