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次出征(第1/2页)三国之文士崛起
() 对东汉大陆了解越多,秦牧之就越感觉到这世界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在操控这个时空的齿轮,类似于每个人的出生和角色,都承担着自己的宿命。 在貂蝉成为王允的义女之后,秦牧之的这种感觉,越发强烈。而奇怪的诗云,像一个十分精密的系统,影响着这个时空的万事万物,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命运。 四月,望日。秦牧之买了一份东汉的官方报纸——大汉日报。上面登载的消息,已经有了不少不详的预兆,比如,头版的“朝文”栏目:“日前,汉灵帝在温德殿上早朝,刚刚落座,就只见殿角狂风骤起。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过了一会,青蛇不见了。忽然皇宫的空,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到了早上,东汉大陆的都城洛阳还发生了地震,幸好人们大多已经起床了,伤亡数十人。” 后面的版面则是歌舞升平,多是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常侍”恭维皇帝万寿无疆的话,还有各地的喜报,让人看了仿佛以为东汉大陆是太平盛世。各地的灾情和贼情,连豆腐块都没有。 在第二版,还还罕见地刊登了一张皇帝给他的狗“露西”过生日的照片。那只狗有权躺在御床上,在过去国家举行各种典礼和仪式上,它常常是在皇帝的身边,地位十分尊贵,还被封为千户侯。 秦牧之仔细看了一下那张照片,皇帝本人的身躯,已经很肥胖,像是走两步就会气喘吁吁。但他却尽量挺直身躯,让帝王的形象更加显得笔直挺立,以保持子的威严。“十常侍”的任务,不仅是在身边伺候汉灵帝,还不时用圣布给狗“露西”擦拭狗尿。 “万民不如刍狗,这样的下不乱才怪!”秦牧之看了大汉日报上这张滑稽的照片,对这个怪诞时空有了更深地了解。他觉得即便张角不起义,就凭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东汉大陆这落后的制度和文化冲突,迟早也会合久必分。 当时,在朝中掌权的,也是何氏家族。汉灵帝刘宏力排众议,立何氏为皇后。何皇后父亲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母亲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她的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族荣极一时。 或许是人们的觉醒程度不一样,张角的起义,来得比地球时空更早一些。 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下八州太平道教徒揭竿而起,两个月时间不到,二十八个州郡失守。 更可怕的是,张角振臂高呼,下穷苦的百姓云集响应,攻略州郡,烧毁官府,开仓放粮,劫掠城镇,声势浩大,他号称聚众百万,一是势如破竹。 张角分兵三路,张角、张梁、张宝兄弟三人以河北冀州为主战场,率军雾十万先后攻下巨鹿、广宗、下曲阳,三个城池,互为犄角,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 第二路三十万大军,有神使张曼城率领,攻打南阳,第三路,大将波才统领,率军二十万袭击颍川,三路大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对洛阳形成围剿之势,若不是唐周叛变,里应外合,洛阳差一点破了。 朝廷震动,汉灵帝不但下发兵权,令各地州郡自行招募兵卒剿贼平叛,更是令大将军何军坐镇洛阳,防卫京师重地,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统兵四万围剿南方颍川波才,派北中郎将卢植挥军北上,抵抗张角等人。 而且,汉灵帝下旨,让东汉文院师生自己组建队伍,帮助平叛,匡扶下。 于是,少年秦牧之、曹操、孙权、袁绍等人组建的四大战队,正好被派上了战场。他们自己的战队,外加招募一些乡勇,就开始自己的征途。 出征前,东汉文院院长王允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在东汉文院的广场给四大战队饯行。而东汉文院常务副院长董卓,已经带了一支由西凉同乡组建的队伍,去前线平叛,他决定走仕途路线了。 在广场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王允照例慷慨陈词了一番:“匡扶大汉,有待诸位,这是朝廷交给我们的重大任务,是我们东汉文院的骄傲。而我们的文魁星,将是最终匡扶大汉的战队获得……” 王允的一番话,一点也没有感染力。在台上的秦牧之,望着台下目瞪口呆的乡勇,多是饥饿的农民,穿着粗布衣服,满口黄牙。再看了一眼他们的武器,脸上倒是有些忧虑,刀矛各半,看来这个时空的武器还处于冷兵器时代。他有点想不通,不过再想一想这是处于东汉大陆,也就想通了。 不过,秦牧之并没有灰心,毕竟张角的叛军也多是农民出身,更何况东汉大陆的战斗模式,大多是主将单挑。他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都拥有魂印武器,用的都是神兵,在武器上占优势。 出征仪式,在“点将台”上,袁绍、曹操、孙策、秦牧之作为出战代表发言。 袁绍第一个上场,按照陈琳拟好的演讲稿,大声:“逆贼猖狂,祸乱百姓。张角表面上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实际上他自处于安富尊荣,自称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其弟张梁自称人公将军。而视他人为犬豕牛马之不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举国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孔子之所痛哭于九州,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