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这样的时代(第1/2页)永远的番号
() 1935年的夏奉格外闷热,就好像太阳跟人过不去一样,故意要把人弄的昏昏欲睡,青青的树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翠绿。 路上行人匆匆,偶尔有贩儿的叫卖声穿过巷,微风吹过湖面似乎鱼儿也打不起精神,踏青的人躲在大树底下乘凉避暑,而虫儿从远方飞过,殷殷地带来了一缕歌声。 王明之,是奉中学的一名学生,而此时的他,正在和他的同学们唱着满洲国国歌,举行升旗仪式。 (地内,有了新满洲。新满洲,便是新地。顶立地,无苦无忧,造成我国家。只有亲爱并无怨仇,人民三千万,人民三千万,纵加十倍也得自由。重仁义,尚礼让,使我身修;家已赍,国已治,此外何求。近之则与世界同化,远之则与地同流)。 王明之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据是他的父亲给起的,理由是父亲他们家是王羲之的后人,而他的父亲又酷爱书法,所以当他吸入这个世界上第一口空气的时候,他的名字就已经订了。 我拒绝,拒绝无效!好吧,那就这样吧,嗯嗯,那就这样吧也就成了王明之的口头禅。王明之对他的名字始终不感冒,就像对操场高台上站着的校长一样。 张义赋他们的校长,都四十多岁的人了,现在却正在饱含深情的唱着满洲国歌,伴随着歌声国旗升上了旗杆顶,升旗仪式也终于结束了。而与此同时接下来是张义赋的讲话,无外乎的老调重弹乏味无聊。 “我们这样还算是中国人了吗,这没用的狗腿子怎么还没完没了了”,没听讲话的王明之心不在焉的看着空,“嘘……点声你不怕挨手板跑操场呀”。 “怕什么他们也听不见”他往右边看了一眼跟他话的杨武。杨武,王明之从玩到大的兄弟,一起光着屁股撒尿和泥巴,俩个人熟的不能在熟了,你要是看见有杨武在,那下一秒映进你眼帘的肯定是王明之。 杨武和王明之同岁人却长的有点着急,那句话怎么来着少年老成,哈哈,杨武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属于傻子睡凉炕都不带冷的。 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杨文,杨文和他哥身体比起来就差远了,不过很对的起他的名字学习很好,就是爱生病,从就这样。杨武有时候很怀疑杨文是不是他亲弟弟,不过哥俩关系从就很好,这也难怪毕竟是亲哥俩! “他们听不见不见得左面那帮听不见呀”,杨武的目光朝向了王明之的左边道。 王明之意识到了什么往左边看了看,他们的左边是日本学生,学校分日本学生和满洲学生以前是分开教学,而自从《思想矫正法》以后就取消了分开教学,改成统一教日文教材和学习日语,当然像这种操场集合还是会分开的。 日本学生作为占领地的主人很瞧不起满洲学生,认为是他们日本人的帮助满洲国才建立了国家,而你们的皇帝也得靠我们日本人的扶持。 王明之看看左边似乎他们没有注意到他,心里庆幸了一下,然而内心又为自己句话都得心成这样而气恼。 他看看了高台上的张义赋已经讲完了话,正在毕恭毕敬的请本校的副校长,渡边上台讲话。 渡边纯一郎,据是京都大学的高材生,父亲是日本高官,渡边的年纪看上去二十多少岁的样子,却留了一撮人丹胡,看上去不伦不类。不过日本人大多这样留胡子,看习惯也就好了。 渡边用日语讲着话,到最后竟然以后唱国歌要用日语唱,日本学生兴奋了起来,而满洲学生却议论纷纷,就在这时有人大声的喊了起来:“为什么要我们用日语唱,我们不是日本人!对呀,对呀~我们不是日本人!我们为什么要用日语唱”。 大家纷纷喊了起来,学生们有点失控,这时日本学生那边传出一声喊声:“满洲猪不配大日本语,满洲猪滚出学校去”!满洲的学生一听更气愤了:“要滚也是你们日本狗滚!滚出学校去”! 双方吵着喊着话靠近了对方,争论了起来,互相怒视着,此时已经剑拔弩张,王明之在靠近日本学生这边,他看事情不好找了个机会拽着杨武往后挤去。 “都肃静肃静”张义赋看着局面要失控了便大声喊着,可是没人去理会他,双方已经挤到了一起,张义赋慌忙走到了渡边的身边弯着身子请示:“校长您看怎么办才好呀,这,这,这要不要报警”。 渡边没有理他依然看着下面:“不用,叫老师们去劝住自己班的学生,你去叫警卫让他们过来维持秩序。”张义赋看着这个比自己太多的副校长腰更弯了:“这样就行了吗?校长呀,我怕真的打起来场面就失控了。”渡边用斜眼看看了张义赋笑到:“不会的,满洲的那边没有这个勇气”。 与此同时双方已经有了推拉,而老师们也被张义赋领着分散到各班,劝阻学生们。警卫们已经过来了到高台周围维持秩序,眼看着场面就要被控制住了,就像渡边的一样打不起来了。渡边平静的看着下面,然后走下了高台,转身走向了教师楼,这是学校唯一一处楼房是楼房只不过是一栋二层楼。 王明之看着这样的场面对杨武:“你去叫上杨文,咱不凑这热闹,反正也打不起来,咱们去学校后面那棵老树上,我昨看了那顶上有个鸟窝儿,咱上去看着能不能给它掏了,哈哈,今晚上又有鸟蛋吃了”。 杨武笑着对着他道:“好叻!嘿嘿~到时候就看你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