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37章 寻时机,力挽狂澜(第1/2页)崇祯十七年秋

    ()    几十万人的大战,满山遍野的叛军扑向池州城,让王彦看得热血沸腾。

    左梦庚再次派出万余人马攻城,但王彦看来,叛军想要攻破池州,仅凭这样的添油战法,显然不成。

    大炮还在轰击,不少城城墙已经被砸出不小的缺口,但一切都还在池州守军的承受范围之内。

    随着生力军的加入,叛军再次蚁附登城,使得城战斗便得更加惨烈,黄得功只得从其他两面战斗不太激烈的城墙调兵支援,重新稳住了城防。

    池州城犹如海岸边坚挺的巨石,任凭叛军如何冲击,始终巍然不动,固若金汤。

    开战将近一个时辰,左军已经丢下近万尸体,正面强攻让左军损失惨重,小山的左梦庚不得不改变策略。

    这时王彦只看得小山令旗挥舞,鼓声大作,进功池州南、东两面的十万叛军,加大了攻击力度,无数士卒带着云梯和撞成车,向城墙推进。

    在长江游弋的叛军战船,也在这时炮击池州的北面城墙,一搜搜兵船在江穿梭,不知藏有多少兵马。

    正面强攻不成,叛军凭借兵力的优势,改成四面围攻,虚虚实实,每一面的兵力都不可小窥,使得城压力大增。

    战事的发展,使得黄得功无法在从其他城门抽调兵马,原本从容应对叛军攻击的西城守军,不由得慢慢陷入苦战。

    大战进行到两个时辰时,左军伤亡已经接近两万人,而守军也被拼掉一万余众,双方陷入焦灼之态。

    王彦目视着整个战场,他知道打到这个时候,双方士卒都已经十分疲惫,剩下的只有全凭,谁的意志更为坚定。

    相于守城的明军,王彦相信承受巨大伤亡的叛军必然会先行崩溃,从而败下阵来,忠义营也正好在那时顺势掩杀,使之不能从容退却。

    王彦以为战局将不会在有任何改变之时,一阵巨大的声响,却突然传来。

    “轰隆隆~”

    那声音惊天动地,仿佛天塌地陷一般。

    王彦闻之,心神一震,不由得有些惊恐的寻声望去,只见西面的一段城墙,忽然被满天尘土掩盖,却是叛军的红衣大炮,轰塌了一段将近六丈宽的城墙。

    坍塌的城墙,瞬间压死大片的叛军和守城的明军,惨叫哀嚎之声,响彻天地,原本坚实的城防,瞬间漏出一个致命的破绽。

    城楼的黄得功见此,脸色顿时一阵惨白。

    “杀啊”

    “城破啦跟我杀啊”

    整个战场被那巨大的声响,震得为之一愣,但当众人反应过来后,立马便迎来攻城叛军的巨大欢呼,大队的叛军随着将领,双眼血红的往缺口涌去。

    叛军原本因为时间的消磨,以及巨大伤亡,而慢慢低迷的士气,瞬间恢复,一个个欢呼着,呐喊着向明军攻来。

    见此,只闻得“噌”的一声响,黄得功一把拔出腰间宝剑,急声大呼道:“亲卫营,随本候下城,堵住缺口,将叛贼打出去。”

    突然出现的缺口,让城守军士气大泄千里,黄得功知道若让叛军入城,守军定然崩溃,因而当机立断,亲自操刀阵,领着手下一千亲兵,下了城楼,直奔缺口而去。

    “叮叮当当”一阵兵器交击声响起,黄得功领着亲卫,便与涌来的叛军撞击在一起。

    血肉飞溅,两军在紧有六丈宽的缺口处杀做一团,如此狭窄的区域内,双方挤下了数千人马,几乎每一刀,每一枪都能带走一条性命。

    王彦看着城墙被轰塌,叛军涌向缺口,心里顿时大急,一旁的王威等人亦是如此,“完了,城要破了,将军杀出去吧”

    王彦也知道,如果不能堵住缺口,池州必破,但他知道算这时带着忠义营冲出去,也无法影响战局,他眯着眼注视着缺口,见一队明军与叛军撞在一起,咬牙道:“再等等,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王威等人闻之,只得焦急的注视着战场,期望明军能将缺口的叛军挡下来。

    小山,左梦庚看到城墙崩塌,心里顿时大喜,四面围攻依然无法破城的郁闷,在这一刻一扫而空,他抽出千里镜,眺望缺口,见无数左军杀向缺口,不过却被一支精锐明军挡住。

    “传令全军,给本帅冲杀过去,一举破城”连日攻打,好不容易得了现在的机会,若大军退下,缺口必然被守军修复,左梦庚绝不能坐失良机,终于动用了两万精兵,全部压。“破城后,纵兵十日”

    鼓点指挥着叛军大军,像洪水般,决堤而出,汹涌的向缺口处扑去。

    黄得功在亲卫的护卫下,同叛军血战,刚刚稳住阵型不久,一股新加入的叛军又将他的部下冲的七零八落。

    左军在西门投入的兵力一下达到近十万之众,随着两万养精蓄锐的叛军精锐冲入战场,早已激战近两个时辰的明军,顿时被杀得节节败退。

    “侯爷这里太危险了,速速随末将退下去吧”黄得功老当益壮,挥刀乱战,但毕竟了年纪,无法与悍卒争锋,不时被逼的险象环生,亲卫们见此,提心吊胆,连忙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