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93章 离杭州,何日再见(第2/2页)崇祯十七年秋
”,时人更好散记,小说,小曲,从高雅走向低俗,思想运不及唐宋,但这种转变真的不好吗?
张岱的《夜航船序》写道:“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什么?可以看见一个新阶层的兴起,街的手艺人,也都是读过的。
以往的唐宋是精英社会,而明代市民开始慢慢掌握话语权,整个晚明社会正处于慢慢的变革之。
这与当下络学的兴起,何其相似?
再看明代的另一个社会风气,思议朝政。
万历年间的首辅沈一贯曾写道:“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喃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街闹市,唱词说之辈,公然编成套路,扺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此非一人口舌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闻者。”
明代社会与唐宋相,皇权****已然松动,百姓什么都敢讲,什么地方都能讲,讲的还是朝廷的诸多错误,而且还很有市场,市民们都很愿意去听。
以前都是士大夫掌握话语权,而明代,市民们也能通过说唱词等等方式说说话了,所以明代社会正在变化,它打破了原来非常刻板,非常严格的规定,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因为它破坏了旧的体制,新的又未能建立,使得社会思想混乱,市民在政治形成迷茫,让朝廷失去了向心力。
这样的变化,与当下何其的相似,历史几朝能有?
这时,说先生以经走高台,醒木啪的一声落在桌案,顿时便吸引众多食客的注意。
“今日余要说的是,王士衡携民南渡,吴淞口泰祯殉国”
感谢shyion,友160223094822338的打赏。
另本章作者对晚明社会的看法,来自商传教授说晚明,创世评区有顶置质料,友们可观之,作者看完是扼腕叹息良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