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涛涛的眼泪为什么而流(第1/3页)风是叶的涟漪

    ()        大家的眼光齐刷刷的照射在了冬梅的脸上。    林业局的人拨开人群,询问冬梅道:“你在几点几分,在哪里见狼了?”    冬梅边回忆边:“大概昨晚上,三四点,在厕所旁边的土梁子上。”    林业局的人感叹了一声,心追寻狼的脚印一路,偏偏在八队这里找不见狼的脚印,原来狼走的是土梁子,这家伙太狡猾了。    于是,马上派人去查看,果然在土梁子上,发现了狼清晰的脚印。    林业局的人感叹,那只狼饿了几,且饿的皮开肉绽,先碰见的是冬梅,然后才过去吃了黄牛,冬梅真是幸运,不然冬梅的下场会比那只大黄牛还惨。    走时,林业局的人叮嘱大家晚上黑之后,尽量不要去东南角的茅房上厕所,最后在自己家里的尿盆里解决,只要那只狼找见,马会通知大家。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因为这件事,大家都认识了冬梅,并给她起了个外号“狼不怕”,也因为这件事,冬梅多交了几个家属朋友,除了万青的媳妇郭兰英之外,又多了几个知心的姐妹,在那个没有电视电脑,任何娱乐设施的情况下,多了几个聊的朋友,冬梅心理的那份孤独和着急,也慢慢的淡了不少。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到了涛涛该上学报名的时间。    卫国匆匆的请假从前线回来,在子弟学校给涛涛报了名,然后把半年发的工资交给冬梅后,又急匆匆的回去上班了。    冬梅拿着卫国给她的钱,顿时傻了眼,自从嫁给卫国八年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可都是崭新崭新的百元大钞啊。    冬梅心翼翼的数了数,一共伍佰元,她心里咚咚的跳着,顺手把窗帘拉下来,又去把大门上锁。    可这样心里还是不放心,她找了张塑料纸,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这五百大钞包裹了起来,塞到了墙缝里,又找了块砖头片堵上,这才放了心。    涛涛上了学前班,跟所有八队的孩子一样,每早上五点半起来,排队坐车,七点多到达学校,中午在学校吃一顿午餐,下午坐班车一个半时回来。    上学后,能一口流利普通话的涛涛很快就融入了集体的环境,由于之前在老家的时候,学过半年的学,在字子弟学校学习也很轻松,并很快取得了班级里的前几名。    老师很喜欢这个长着眼睛,圆脸蛋的孩。    可是喜欢归喜欢,让老师不解的是,这个爱学习,听话的孩子,每下午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哭上好长时间。    班主任席老师把涛涛叫到跟前,给他擦干了眼泪,关心的问:“你每下午哭,是你中午没有吃饱吗?”    涛涛抽泣着:“不是。”    席老师问:“你不饿的话,那是有朋友欺负你了。”    涛涛还是遥遥头:“不是。”    席老师想了想,涛涛平时和强强,唐唐一起玩,三个朋友是好哥们,应该也没有朋友敢欺负涛涛。    席老师想了想,又问:“那你是想妈妈了。”    涛涛依旧遥遥头:“不是。”    席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没有办法,只能拜托高年级的孩子,给涛涛妈妈稍个口信,让孩子的家长过来学校一趟。    在那个凡是叫家长,孩子就要挨打的时代,当涛涛知道自己被叫家长后,非常的胆怯。    他怕妈妈打自已,吃了饭后便乖乖的写作业,写完作业后,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出去玩,而是乖乖的在家看书。    当冬梅知道后,她不仅没有打孩子,而且还很乐意被老师叫家长。    在她心理,孩子被老师叫家长,明老师很重视这个孩子,明这个孩子,还没有到那种无药可救的地步,再个还能利用被叫家长的机会,好好的跟老师交流交流,了解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一大早,冬梅从墙的缝隙中取出一百块钱,把娜娜交给万青家帮忙照顾,然后带着涛涛踏上去学校的路。    冬梅这次过来,除了去学校了解涛涛学习的情况外,还要去附近的市场,给涛涛和娜娜买些新衣服,和新书包。    七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羞耻感,不能再让涛涛背着那个老布作的花边书包,穿着粗布缝制的衣裳,该给他买些时尚漂亮的衣服和书包,好让他更好的融入集体,这样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从农村进城已经有半年了,全家人还没有吃过一次肉,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    冬梅准备去买上一条鱼,再称上几斤肉,好好的给孩子改善改善伙食,再个,家里的米面油都是借来的,也该买了回去还给人家。    下午放学后,冬梅如约来到了学校。    他看到眼前的学校很大,不仅有两栋三层高的教学楼,还有宽大的足球场,光亮的篮球场。    全校的学生,除了学前班的孩子外,其余的学生们都穿着崭新统一的校服,而老师们更是敬职敬业,放学后,还给有些孩子们辅导着作业。    在看看展躺的教室,明亮的电灯,宽大的黑板,标准的桌椅板凳,最让冬梅心理高兴的是,那绕着教室一圈的暖气片,还有吊在房顶的吊扇。    她心理暗暗的,孩子冬的时候,再也不会被冻伤了,夏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炎热停学,想到这里,她觉得只要孩子能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无论自己和卫国多么委屈,都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