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冬梅的第一份工作(第2/2页)风是叶的涟漪

买的啊?“    刘红霞:“康师傅贵,熊毅武不贵,而且还是双包面,一个塑料袋子里面装了两包的面,味道不错。县城里面的国营供销社里面就有卖的。“    听到县城就有卖的,冬梅高兴的问:“多少钱一包?“    刘红霞:“给孩子吃,谁还一包一包的买啊,我们都是一箱子,一箱子的买,其实也不贵,就几块钱一箱子。“    话毕,刘红霞继续给冬梅指导怎么使用方便面。    她告诉冬梅,方便面这东西,主要是早餐给孩子吃呢。    煮面的时候,往里面放点青菜,要是有鸡蛋了,给里面打上一个鸡蛋,那味道更是棒。    冬梅:“开水泡可以吗?“    刘红霞摇摇头:“泡出来不行,还是要煮的。我每早上起来,给两个孩子,一人下一包熊毅武,孩子们吃的比谁都乖。你还别,我家李毛以前爱生病,自从每早上开始吃这方便面之后,不仅不感冒了,孩子还长胖了。“    听着刘红霞的话,冬梅羡慕的不行。    她现在的目标就是让涛涛长胖点,娜娜长高点。    于是,趁着两个孩子上学,冬梅跟着刘红霞去县上,买了一箱子的方便面回来。    她准备每年早上给孩子煮面吃,并且期待着孩子在吃了方便面之后,身体能明显的发生变化。    在那个年代,有一段时间,好像特别流行学生早餐吃煮方便面。    每当孩子去学校上去的时候,大家都在路上讨论,我家吃的是华丰,你家吃的是三鲜伊面,我家吃的是熊毅武……    由于信息闭塞,大家不知道,给孩早餐吃泡面,是对孩子身体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对肠胃。    吃方便面,可以不仅没有营养,而且还百害而无一利。    可是,在那个时代,没有百度,大家无法搜索信息,也无法获取信息,便被方便面有营养的谣言给蒙蔽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冬梅又尝试找了好几个工作,可是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午,垂头丧气的冬梅正坐在床边上发呆,涛涛和娜娜过来缠着妈妈要吃冰棍。    冬梅从口袋掏出两角钱,一人给了一毛,然后叮嘱他们,一个礼拜只能吃一次。    涛涛和娜娜互相看了看,高兴的朝外面跑去。    当两个孩子跑远后,冬梅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既然打工不成,为什么自己不做点生意呢?    比如在学校门口卖冰棍?    眼看气越来越热,吃冰棍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自己为什么不去卖冰棍呢?    而且卖冰棍可以根本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它只需要一辆自行车,然后一个储藏冰棍的木头箱子,还有盖住冰棍的一床棉被就好了。    想到这里,冬梅激动的从床上跳了下来。    当下,她只要找人借上个一百多块钱,买一辆三八加重自行车就好了。    至于冰棍嘛,当然是卖多少取多少了,而且卖不完的冰棍,还可以放到批发部的冰柜里面,第二了再接着卖。    想到这里,冬梅干就干。    她先是来到了学校门口,考察市场。    当她看到学校门口,只有一个当地的老乡女子,在卖冰棍的时候,她意识到商机来了。    只见,老乡女子在学校门口额左边卖冰棍,自己将来在学校门口右边卖冰棍就好了,虽然竞争,但是互不影响。    而且可以在学校门口卖完冰棍之后,再去灯光球场等等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接着去卖冰棍,这生意怎么想都赔不了,而且摊进去的本钱还。    想好了就做。    性格麻利的冬梅,先找刘红霞借了两百块钱,一百块钱用来采购了一辆二八加重自行车,另外剩下的钱,他买了放冰棍的木头箱子。    箱子不大,而且可以固定在车子的后座,非常的方便。    至于棉被嘛,冬梅干脆把卫国多年盖的被子给拆掉了,直接做成了盖冰棍的棉被。    剩下不多的钱,就等明了去批发冰棍了。    晚上,当两个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冬梅开始征求孩子的意见。    当她把自己的要卖冰棍的想法告诉孩子们后,她看到孩子们惊讶的表情,冬梅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作为一个妈妈,去学校门口卖冰棍,会不会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面子?    孩子会不会被其他孩子嘲笑?    孩子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妈妈是卖冰棍的,而感到自卑等等问题?    可是,出乎冬梅意料之外的是,两个孩子在得知冬梅要去卖冰棍的时候,不但不反对,而且还高兴的跳了起来,双手赞成。    娜娜高兴的抱住妈妈:“妈妈,我每都能吃一个冰棍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涛涛也抱住冬梅:“妈妈,我每能喝一袋两毛钱的冰冻果汁的人生理想也要实现了。”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