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住上博科楼(第1/2页)风是叶的涟漪

    ()        一个礼拜之后,随着钻一基地家属院里面,大量采一职工的搬走,好一部分楼房滕空了出来。    卫国回来的第七,他接到了单位的通知,搬家。    早上,涛涛和娜娜上学去之后,卫国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冬梅。    冬梅喜出望外,她简直不敢相信,幸福竟然来的这么快,来的这么突然,让人还没有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在卫国接到通知的时候,隔壁的老杜家,也接到了搬家的通知。    而王超英家更在卫国家之前,就接到了通知。    本来要出去卖药的冬梅,也不出去卖药了,着急着和卫国一起搬家。    她生怕自己搬的慢了,或者搬的晚了,自己的博科搂,被其他的住户给占了。    冬梅搬家的工具,仍旧是她拉煤的那辆自行车。    那个时代,普通工人家里,也没有几样像样的家具。    冬梅和卫国,没有花多长时间,就三下五除二的将所有东西都捆绑了起来。    冬梅站在屋子里面,数了数要搬走的东西。    夫妻两人的一张大床,涛涛和娜娜的一张床。    是床,其实就是拿钢筋焊接了几条腿,然后给简易支架上搭了几块长木板而已。    一个大木头箱子,这还是卫国从单位淘汰了的废品里面捡回来的。    几个凳子,都是卫国手工制作。    一张圆桌,是卫国用一块铁皮,和一个油管,外加一块螺帽焊接而成。    剩下的几样比较重的家当,就都是些厨房用品了,什么液化气罐,点火炉,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家具了。    冬梅和卫国,把一辆简易的自行车使用成了毛驴,前面架的,后面拖的。    卫国推着车子,冬梅在后面扶着车子。    她们从西边的平房区走过,穿过狭窄的土路,上了一个土坡,然后便走上了基地大院里面的柏油路。    顺着柏油路一直往北走,在快要抵达灯光球场的时候,朝东走,在上一个坡,就抵达了博科楼房区。    这里一共有四栋博科楼,每一栋都是两层,四个单元,差不多可以住上百户人家。    博科楼区的北边是普通的楼房,普遍都是五层,每家每户都带有卫生间,而且楼房的外表和格局,都要好于博科楼。    而博科楼的西边,过了柏油马路,则是整个钻一基地里面最好的楼房,干部楼了。    这几种楼房,最大的区别就是面积和卫生间了。    博科楼两室一厅,一个阳台,一个厨房,没有卫生间,大概六十平米。    而普通的楼房,也是两室一厅,一阳台,一厨房,但是却带着卫生间,这就方便了很多,而且面积也达到了八十平方米。    至于最好的干部楼,面积更是达到了一百一十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一个阳台,可谓非常的豪华。    冬梅搬进博科楼后,就开收拾房子。    她激动的摸着房子里面热乎乎的暖气,心,以后再也不用去锅炉厂抢煤了,也不用为了生火烧炉子,而把自己搞的两手黑黑鬓毛衰了。    最主要的是,有了暖气,就再也不用担心炉子燃烧不完全,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了。    冬梅一边收拾房子,一边在不大的房子里面,到处转悠着。    之前住的平房,地板是砖头的,不仅容易脏,而且还潮湿,更不易打扫,而眼前的博科楼,地板是明晃晃的瓷砖,这对爱干净,爱漂亮的冬梅来,再好不过了。    另外,博科楼的安全系数也高出了不少,不像住平房的时候,院墙很低矮,偷很容易就能翻进去。    冬梅住在平房里面的时候,特别没有安全感,尤其是家里放钱,或者是放药的时候,冬梅更是提心吊胆。    而眼前的博科楼,不仅房门是暗锁,而且窗户上都配备了钢筋防盗窗。    这样,偷就很难进入,大大的提高了安全系数。    再一个,博科搂里面,还有一个让生活极大便利的地方,就是厨房里面有自来水管子了,什么时候想用水,直接拧开水龙头就可以了,不像住平房的时候,每还得去西边的水龙头上,给家里跳水,这就省去了很大的麻烦。    就这样,冬梅在从老家关中农村出来后的第五年,终于住上了楼房,而且用上了自来水。    冬梅欣慰之余,感叹国家发展之快,社会变化之大,企业发展之迅速,真的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便捷,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啊。    收拾好了房子,冬梅还不放心的回到了平房里面,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落下的东西。    当她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马妹子抱着孩子,头发凌乱的站在风中。    马妹子看着一个个从平房搬走的住户,心中充满了凄凉。    她远远就看到了冬梅,哽咽了一下,对冬梅:“冬梅姐,你们都搬走了,剩下我一个住在这里咋办啊?“    冬梅上前安慰马妹子:“虽然搬走了大部分人,可还是有一部分没有搬走,你要是住在这里孤独了,你就往前搬上几家,你们没有搬家的人,都住在一块,凑到一块儿,这样就好了。“    马妹子点点头,看着冬梅:“冬梅姐,你们真幸福,住上楼房就是好,我们这些人,猴年马月才能住上楼房啊?“    冬梅拍着马妹子的肩膀:“我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