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何去何从?(第2/3页)家族重建1929

,你们看看”查理叔叔拿出一张电报递给弗兰茨。“背后很可能是法国人在搞鬼,事情有点儿麻烦了。”    “这样看来,拖拉机的事情可能走漏风声了,阿尔弗雷德还是太过急躁了”弗兰茨看完把电报递给格兰特。    “这怎么可能?我去给维克多打电话问问。”格兰特完把电报递给波尔,就要去打电话。    “蠢货,维克多为什么要用电报,而且还是用了家族密码加密的。你不想想?你把电话打过去,怎么?万一再走漏了风声,把维克多也要给祸害了。”查理叔叔恨铁不成钢的用手指着格兰特怒吼道。    波尔看完电报,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了,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一件关乎德国命运的隐秘计划。一战德国战败后,在巴黎和会上,各方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其中对德国作出了极为苛刻的惩罚,不仅要赔付2000多亿马克,还要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莱茵河以西的领土也由协约国占领15年,承认奥地利独立,同时德国的所有海外殖民地也被分让给其他协约国,其中就包括成为中国的五四运动导火索的胶东半岛的归属问题。1923年魏玛政府无力偿付凡尔赛和约里规定的赔偿,请求各国减免赔款。英美同意,而法国反对。魏玛政府在无力反抗的情况下,就号召煤炭、铁矿工人罢工。然后法**队就进入了鲁尔区,强制要求复工。魏玛政府为了支持工人罢工,就开动印钞机器,用增印的钞票支付工人罢工后的费用,鼓励工人继续罢工。法国也不愿退缩,就维持在鲁尔区的占领。    一支在外国领土上的军队,通常都不会是温文尔雅的,这就害苦了鲁尔地区这些煤炭企业了,而克里斯蒂安家族就首当其冲,夹在两个国家之间左右为难。支持本国政府吧,就得鼓励工人罢工,这等于是在挖自己的坟墓。可要配合法国管制吧,就要面临来自本国内部的压力。克里斯蒂安家族的很多合伙人,都不堪忍受,相继抽身退出。把煤矿低价卖给了来自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商人。那段时间马克贬值的相当厉害,1914年的时候1美元能兑换4.2马克,但是到了1923年1美元能兑换的马克数额达到了4200亿,民众甚至直接把纸钞用来烧火。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在拉格纳的建议下,家族基金转移到了美国,摆脱了对马克的依赖,否则恐怕近百年积蓄就要毁于一旦了。在这种情况下,煤炭可就是当时的硬挺货了,出口到无论英国法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能直接换回黄金、美元的,这就是一只下金蛋的金鸡。    那段时间可是差点把自己的大堂哥弗兰茨给折磨疯了,就在1925年的家族会议上,波尔的表弟维克托.奥古斯特带来了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后世大名鼎鼎的自由派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这会儿哈耶克还是一个刚刚从纽约大学当助教归来的年轻人。正在奥地利协助政府处理一战后的法律和经济问题。在家族会议上,冷静地分析利弊之后,结合在美国的见闻,哈耶克建议克里斯蒂安家族把煤矿卖掉从德国抽身,去美国发展。而且鉴于克里斯蒂安家族之前和卡内基家族在煤炭钢铁业务上的合作,哈耶克建议去美国投资铁路。    就在克里斯蒂安家族决定动身前往美国的时候,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经查理叔叔参谋部同事的介绍带着一个秘密计划走进了克里斯蒂安家族的大门。这位阿尔弗雷德就是那个依靠大炮军火发家的克虏伯家族的第四代掌门人,跟德国皇室走得很近。原本克虏伯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弗兰茨.克虏伯因为同性恋丑闻自杀后,克虏伯家族的第三代只剩一下一个女儿伯莎.克虏伯。还是德国皇室给克虏伯家族招了一名德国外交官做的赘婿,才将克虏伯家族给延续了下来。这次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带来的这个秘密计划又将克里斯蒂安家族推到了两难的境地。原来,为了避开凡尔赛和约和国联军控委员会的限制,德国很多军工企业在海外开办了子公司,秘密开展军工研制计划。德国陆军武器局提出了一个“20型军用车辆”(armeewagen)重型坦克计划,后来又改称“大型拖拉机”项目。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煤炭钢铁,于是这群人就想到了克里斯蒂安这个老牌煤炭家族。提出可以允许克里斯蒂安家族名下的煤矿工人复工,他们以市场价收购煤炭。因为美国通过了道威斯计划给了德国8亿美元的贷款,所以这些收购都将以美元结算,无需担心德国马克的通货膨胀。但是煤炭必须要避开法国人的监管,秘密运送到指定地点。这些虽然花费些力气,但是对于一个老牌煤炭家族来还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    所以克里斯蒂安家族产生了分歧,老威廉坚持原定计划,抽身退往美国。而查理叔叔的爱国热情,让他觉得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要义无反顾的帮这个忙。而原本已经计划抽身的大堂哥弗兰茨也有些犹豫了,如果答应下来,不但可以帮到国内的忙,煤矿复工后,法国人那边也不会再过于为难了,而且煤炭明着的部分出口英国、法国、比利时,同时能赚两边的钱。原先的困局,一下子将不再是问题。    最终,在查理叔叔和弗兰茨的坚持下,老威廉无奈只得同意了他们的想法,对家族产业经营重新进行了分工。查理叔叔负责打理德国的几处庄园,同时负责跟德国高层的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