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的任务是剿匪(第1/3页)重生大唐之武家子弟
() 官道上,两个华衣少年在前面纵马疾驰,紧随其后有七八名仆人骑马跟从,他们便是武承运和贺兰敏之。 武承运心情极为复杂,离别时表妹兼未婚妻的眼泪依然留在肩头,让他久久不能平静。想来老极为操蛋,自己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既然安排了一个完美的未婚妻,却让自己知道这个未婚妻将来不属于自己,这不是活活逗人玩儿么? 贺兰敏之纵马猛地超过了武承运,在他的马屁股上重重打了一鞭,马儿吃痛,猛地向前一窜,差点儿把人摔下来。 武承运猛地心念一动,这是永徽二年,武则重新入宫,自己这些武家子弟将来都会封公封王,武攸绪、武懿宗等血脉稍远的尚被封为安平王、河内郡王,武三思、武承嗣这近亲侄子则封为梁王、魏王这样的一字王,若不是狄仁杰一句话给搅和黄了,大哥武承嗣差点被立为太子。就自己现在这个身份至少也能封个王,可是为什么历史上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想来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早夭,史书上仅留下xx,封x王,x年x月薨,假如只留下这么几个字,自然不会有人注意。二是有人刻意删除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存在,就如秦始皇的始皇后一般,后人无从知晓。 文水到长安,千里路程,两人日夜兼程跑了足足两。 当时的长安面积是现在西安市区的八倍,大明宫是现在故宫的四倍,最宽阔的街道有150米宽,人口过百万,是世界第一大都市。 两位恶少虽然在文水县横行霸道,但是到了帝都还是知道深浅,早早就下了马牵着前行。这里店铺林立,建筑宏伟,行人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武承运的祖父武士彟曾做过工部尚书,在京里自然有房子,但是他们都没有来过,幸亏有个老仆人认识路,带领他们穿街过巷,来到一片僻静的大宅子。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工部尚书专管各项工程,自家的房子自然不能太差了。不过自武士彟过世到武则掌权之前,武家人没有什么出类拔萃者,所以现在的声势正处在最低谷的时候。 早有仆人上前敲开门,众人径直而入,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来到正厅前,早有一人从里面飞奔出来,大笑着:“二弟,表弟,你们可来了。”来人约二十来岁,相貌英俊,神采风流,他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武承嗣了。本来他们共同住在老家文水县,但是听姑妈被皇帝重新召回到宫里,料到必然受宠,所以立即搬到京城来住,看看有什么机会可以入仕。 两人单膝跪倒在地,武承嗣连忙把他们搀起来:“二位贤弟不用多礼,你们一路车马劳顿,快随我先到屋里歇息。” 待坐定了,喝了杯茶,贺兰敏之才:“大表哥,信里也不清楚,你这八百里加急把我和承运召过来到底有什么事啊?” “大大的好事,这下咱们可要发达了”武承嗣呷了一口茶,:“你们听我细细道来。” 原来此去长安城东南三百里处有个万河县,那里河汊纵横,山高林密,民风彪悍。几年前有一伙贼人不服王化,啸聚山林,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万河县令几次派人征剿均无功而返,几个月以前这伙人终于做了一次大买卖,将朝廷的税银给劫了,为此朝廷震怒,欲派羽林亲军前去征讨。对朝廷来这本是一件芝麻绿豆大的事,但是高宗的宠妃萧淑妃突然插手,这件事变的有趣了起来。原来自武则重新入宫之后,萧淑妃的恩宠日减,她虽然着急但是也无计可施,毕竟武则背后有王皇后撑腰。这次突然知道朝廷要派兵剿匪,便想到让自己的哥哥萧念祖赚点军功,如仗打得漂亮或许还能挽回圣心。她是南朝萧梁的后裔,自幼便知晓古今历史,汉武帝时期就是内有贤后卫子夫宠冠六宫,外有其弟卫青统帅三军,出征漠北。她也想效仿汉武故事,便央求高宗拜他弟弟为大将军领兵出征,那皇帝或许喝醉了,或许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当成大事,就随口答应了。 其实探马早就报来,那山上不过有百十来个土匪,而且大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萧念祖便领着五百羽林军浩浩荡荡去剿匪,本来以为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没想到被打了个埋伏,五百羽林军只剩百十人逃了回来,萧念祖也受了伤,若不是皇帝念他姐姐伴驾有功早就斩首示众了,此事在长安城里被沦为茶余饭后的笑谈。这件事对朝廷来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损兵折将事,朝廷威严被辱事大,所以朝廷准备再次派兵征讨。 萧淑妃被人看了笑话,颜面尽失,恩宠更衰,王皇后便痛打落水狗,趁机打压,这次派兵便有意让自己的弟弟王国舅亲自领兵出征,她们太原王氏是世家大族,乃是五门七望之一,王皇后更贵为六宫之主,但是在朝廷里却没有王家子弟任高官,所以这次也有心扶植一下自己的弟弟。 既然是正派国舅爷亲自领兵,排场自然是少不了的,副手是一个从五品的游击将军,底下还有两个正七品的翊麾校尉带领最精锐的羽林军千余人马出兵征讨,这次基本上就是手拿把攥前去捡功劳的,假如再输了朝廷面子也输不起。 武则何等聪明,知道这次朝廷出动这么大的阵仗,剿几个土匪还不手到擒来,也想着趁机安排几个武家子弟混迹到军中,将来留作大用,所以便去找王皇后情。她就是王皇后一手从感业寺召回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