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出征(第2/3页)重生大唐之武家子弟

捷无比的黑猫,导致安排下的护卫都防卫不及。”    武承运一怔,顿时明白了,这本身就是姑母和皇后导演的一场苦肉计,先在脂粉中下药勾引萧淑妃怀里的猫,然后再由皇后身边的护卫擒下那只猫,从而定萧淑妃个刺杀皇后之罪,没想到萧淑妃的黑金刚之迅捷令护卫都防不胜防,要不是自己出手,苦肉计差点儿弄假成真。可是姑母为什么不高兴?看来她内心里倒是希望弄假成真吧,反正皇后和淑妃斗起来,无论谁胜谁败于她都有好处,看来宫内争斗之腥风血雨丝毫不亚于朝堂之上。    武承运向姑母拜别,铁血的姑母竟然留下眼泪,不住的叮嘱他一定要心,也许此时的她还没变得那么铁血。    王皇后有两个哥哥,其大哥便是后来大破西突厥阿史那车薄,威震西域的大唐名将王方翼,如此名将即使不靠裙带关系也能名垂青史。此次领兵出征的乃是其弟王方顺,这位公子哥可没有乃兄之风,纯粹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其实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之风盛行,朝政多被世家大族把控,这些世家子弟文不能提笔,武不能安邦,甚至有视马匹为凶猛野兽者,王方顺作为太原王氏的公子自然也不例外。    王方顺身材魁梧,方面阔口,剑眉虎目,满身戎装显得十分威武。校军场上他沙场点兵,威风至极。武承运也穿了一身盔甲,是武承嗣亲手给准备的,虽然有些重,但是感觉穿上很拉风,此时旌旗猎猎,战鼓隆隆,他有些莫名其妙的兴奋,可惜没法自拍发个朋友圈。    此次出征,国舅爷王方顺是主帅,太监高庆之为监军,麾下五品游击将军韩无骇为副帅,另有卞竺、顾谦二位七品翊麾校尉,各带一个500人团,武承运的身份是参军,相当于参谋,却无任何实权。这可不是个好职位,如若吃了败仗,背黑锅没跑儿,如若打了胜仗都是主帅将军的功劳。    自隋末大乱到大唐立国,直到现今都未停止过大规模的战争,动辄出动兵马几十万,所以像这样千人的军事行动朝廷根本没有放在眼里。莫子,就连宰相长孙无忌,兵部尚书崔敦礼都没有露面。    王方顺倒是很把自己当回事儿,旌旗战鼓,放炮出征。    一路浩浩荡荡,上千人的队伍也很是壮观,当行军出城三十里,太阳还老高主帅便吩咐安营扎寨了。照这么个走法,三百多里的路程恐怕得走十来,所谓兵贵神速,这一路大张旗鼓的去剿匪,恐怕还没到地方匪徒便跑光了,作为参军武承运可是有义务提醒主帅。    一到主帅的大营,就闻到浓浓的酒气,原来王方顺竟然随军带了酒,他一见到武承运进来,倒显得很热情,招呼亲兵:“给武二少爷搬个桌子,我们俩喝一杯。”他已经有些醉意了。    “将军,咱们这么鸣锣敲鼓的行军,到时候土匪躲了起来怎么办?”    “承运,令姑母和皇后娘娘是自己人,我跟你也算是自己人,跟你句实话吧,我压根儿就没想着去剿匪,咱们这么大鸣大放的行军过去,把匪徒吓跑就算大功告成了,到时候再从死囚牢里抓几个囚犯出来砍了头回来领赏就是,到时候少不了你那一份。”王方顺醉醺醺的。    “咱们带的可是最精锐的羽林军,干嘛还要怕那么几个山匪?”武承运不解的问。    “你孩子家不懂,咱们的人马虽然十倍于贼,但却人生地不熟,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上次出征,萧念祖虽然是个笨蛋,但是他手下的将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五倍于敌为何被打得大败亏输?可见这伙匪徒不是那么容易对付,咱们也难保不会吃同样的亏。”    原来王方顺早就盘算过了,千余羽林军假如摆开阵仗与敌拼杀,自然有九成九的把握,但是山匪恐怕不会这么傻,定会与官军兜圈子,打埋伏,使冷箭,打游击,如此熟悉当地地形将占极大优势,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实在不行化整为零,化装成老百姓,官军拿他们也没办法。所以他此次出征最好能把他们吓的弃恶从善,反正他们已经劫了那么多银子。官军收拢在一处,即使不能取胜,总不至于落败。故而他并不想主动杀贼,而是主动吓贼。    武承运听了他的将令也无可奈何,毕竟他是此次行动的主帅,自己只是个参军。    太阳高高升起才拔营,太阳未落山便埋锅造饭,简直成了公费旅游,他这样行军不止随军将士极为拥护,就连监军高庆之也非常高兴,毕竟在长安城里待闷了,出来散散心也是极好的。    如此行军十余日,终于到了万河县,军队在县城外面安营扎寨,王方顺传令下去,晚上不必埋锅造饭。    众将士不解其意,到了傍晚,果然万和县令带着一众百姓抬着食物来劳军了。众将士纷纷笑逐颜开,赞叹道,跟着国舅爷出来打仗就是爽,仗还没打早有人来请客吃饭了。    武承运先找来韩无骇,告诉他此地已进入匪徒的攻击范围,让他安排好各处岗哨,至于如何安排武承运是不懂的。韩无骇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如何设置明哨、暗哨、流动哨,自然安排的井井有条。    夜晚,主帅大帐内灯火通明,王方顺居于首座,两旁坐着武承运和高庆之,下首坐着万河县令胡自绩,桌上摆满了酒菜,大家喝的不亦乐乎。武承运从来没喝过酒,所以四个人中就属他还清醒。    喝到酒酣耳热处,胡县令拍了拍手掌,从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