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上元灯节(第3/4页)权戚之妻

。”    又转头看着采薇,同沈承璋道:“这个丫鬟以往虽然是女儿身边的一个洒扫丫鬟,但是个忠心的,性子又和顺,所以女儿就将她提了上来,让她做女儿的贴身丫鬟。”    “这件事你做的好。”沈承璋点头,“做下人的,最重要的,那就是要对主子忠心,不可坏了规矩。”    又不轻不重的敲打了采薇几句,让她一定要忠心,采薇低眉顺眼的受了。    沈承璋又问着沈沅:“你什么时候到家的?”    “女儿是申时左右到家的,”沈沅垂着双眼,声音柔顺恭敬。    沈承璋算了算时间,就道:“你到家之后就来我这外书房了?没有先回去歇息一会儿?”    “您是我的父亲,又一年多没见您,女儿今儿回来了,自然是先要来拜见您的,哪里能自行先去歇息呢。”    沈沅回答的极是毕恭毕敬,且也表明了自己对父亲的依恋想念之情,沈承璋听了,心中自然觉得快慰。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下颌的胡须。又见沈沅眉眼间有疲累之色,想着她刚刚还在院子里跪了那么长的时候,沈承璋就忙道:“你现在赶紧的回去歇着吧。”    沈沅恭声的应了一声是。但却并没有走,而是转身看向采薇。    采薇会意,便将怀中一直抱着的一只锦边弹墨包袱双手递了过来。    沈沅接过,打开包袱,拿出了里面折叠的整整齐齐的一领玄青色绣松鹤长春纹的斗篷,双手捧着递到了沈承璋的面前去:“女儿见近来气越发的冷了,想着父亲早晚去衙署寒冷,所以就特地的做了一件斗篷给父亲。父亲早晚穿着,也是女儿的一点孝心。”    这斗篷的料子是杭缎的,上面绣的松鹤长春纹极是细致逼真,色彩又清雅,猛一看,倒要以为上面的两只仙鹤会腾空飞去一般。    沈承璋伸手接了过来,摩挲着上面的松鹤刺绣,只觉心中极欣慰,也极熨帖。    沈沅的这几句话,句句都到了他的心坎上面去。又有儿女对父亲的一片拳拳孝心。    “你真的懂事了。”他就感叹着,“父亲见了,心中也高兴。”    又同她笑了笑:“往后父亲早晚去衙署必然都会穿着你做的这件斗篷。”    沈沅便也笑了,看着很温婉清丽的样子。    从前她心中真的亲近沈承璋,在他面前流露的都是自己的真性情,但却遭他各种不喜责骂。现在她心中对他疏离了,话都带着客套,他反倒觉得心中欣慰。    沈承璋知道沈沅还没有进晚膳,正在吩咐厮去厨房传他的话,要弄一些丰盛的菜色送到沈沅的漱玉院去。    厮垂手答应了,转身走了出去。    沈承璋随后又转头同沈沅道:“你坐了这许多日的船,也累了,赶快的回去歇着罢。”    沈沅恭声的应了,带了采薇和常嬷嬷转身退了下去。    幽蓝色的空中挂着一轮上弦月,微微几颗星子,闪烁不明。    沈沅在长廊上慢慢的走着,一面走一面看着周遭的一切,心中平静。    常嬷嬷却是感叹着:“姑娘,您刚才哭的可真是,老奴听了,心中都难受呢。”    沈沅微笑。她若不哭的让人心中难受动容,刚刚父亲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就原谅她以往做过的那件错事呢?有的时候,哭和示弱也是一种手段。无疑以往薛姨娘和沈澜这一招就用的极是熟练。    不一会儿就到了漱玉院。青竹正手中提着一盏篾纸灯笼站在院门口等着她们。    沈沅被父亲遣送到常州的时候身边只带了采月采薇和另外两个丫鬟。到了常州不上两个月,有个丫鬟就得了病死了。后来沈沅重生,惩治了采月,剩下的一个丫鬟也被她给打发了。她记得这个丫鬟被薛姨娘收买了,经常将她的事告诉薛姨娘。后来她身边无人可使唤,外祖父就拨了两个才留头不久的丫鬟给她,这就是青荷和青竹了。    青竹生的圆圆的一张脸,很机灵的一个丫头。远远的见到沈沅和常嬷嬷,采薇等人过来了,她忙提着灯笼迎了上前来,笑道:“姑娘,您可算回来了。”    又提着灯笼在前面给她照着路。    漱玉院两扇绿漆的院门开着,廊下挂着几盏灯笼,屋子里更是灯火通明。    沈沅走了进来,就着廊下屋中的灯笼光看着她院中的一草一木。    她是嫡长女,母亲素来又最疼她,给她的一应之物都是最好的。这院中栽种的垂丝海棠,芭蕉山茶,点缀其间的山石,哪一样都是极精美的。    上辈子嫁到李家之后,沈沅日日都想着她的漱玉院,只是到死也没能回来看一眼,没想到今儿还能有再回来的一日。    沈沅心中感慨不已。    她一面慢慢的看着院中的一切,一面又抬脚走上了青石台阶。    青竹早在前面打起了帘子,沈沅微微低头走了进去。    屋子里的一切都收拾好了,连床铺都铺好了。青荷正揭开炕桌上放着的一只青釉三足香炉的盖子,往里面放着梅花香饼。    见沈沅进来了,她忙放下了手里的香炉盖子,赶着过来见礼:“姑娘,您回来了?”    沈沅点了点头,在临窗木炕上坐了,然后抬眼看着屋内。    薛姨娘先前她已遣人将漱玉院好好的收拾了一番,又添补了一些东西,现在看来,她倒确实没有假话。    只不过这屋内添置的都是些金光闪闪的物件,而且帐幔窗纱也都换成了桃红色的,床上的绸帐子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