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至亲之人(第2/3页)权戚之妻

指了指中舱:“那位姑娘自从在常州上了的船之后就一直住在中舱那间舱房里的。”    王衙役见船家指的那间舱房现在门关的紧紧的,就叫了旁边的一个衙役前去敲门。    那衙役应了一声,走过去抬手敲了敲门。    李修尧这时也抬眼看着那里,背在身后的右手食指轻微的动了动。    就听得吱呀一声轻响,有个穿着秋香色比甲,眉眼生的清秀的姑娘走了出来,目光望了一望船板上站着的许多人,然后她转过头,轻声的着:“姑娘,您请出来吧。”    随后众人就又见一位姑娘走了出来。    她穿了一件水蓝色撒缎面的长袄,白绫裙子,外头又披了一件雪青色的素缎披风,瞧着极是素净。不过她现在微垂着头,众人看不清楚她的相貌。    王衙役上前几步,抱拳道:“劳动姑娘了。不过依照规矩,今晚在船上的人都要去县衙一趟,同知县老爷将今晚见到的事都一遍。”    因为见对方是位年轻的姑娘,所以王衙役话的声音不由的就较平时轻了两分。    “官爷客气了,这是应当的。”    沈沅屈膝对他行了个礼,声音平静的着。    李修尧听她声音平静,整个人看起来也很镇定,心中就想着,看来刚刚她并不是被吓破了胆。    这时又见沈沅抬起了头来。    其时月光明亮,火把的光也照的到处明晃晃的,所以李修尧立时就看清了沈沅的相貌。    他心中微微一惊。    是她。    而王衙役和他身边的那些衙役看着沈沅双眼都已经发直了。    这样容色绝丽的一个姑娘,可真是生平未见。    过了好一会儿王衙役才回过神来,出来的话较刚刚越发的轻了下去。简直就怕声音稍大了些就会吓着眼前的这位姑娘一样:“请姑娘随我下船去县衙。”    沈沅点了点头:“有劳官爷。”    她一眼都没有看李修尧,只是跟在王衙役的身后就往船下走。    沈沅可是清楚的记得,在上辈子她未嫁进李府之前她是从没有见过李修尧的。也是嫁给了李修源的第二日,她在李府认亲,这才第一次见到李修尧。    而现在,她心中想着,李修尧又怎么可能会认得她?于他而言,她只不过是一位萍水相逢的陌生姑娘罢了。又或者,他会觉得她这个人很好心的答应让他上船,载他到京城?    这样不得罪他总归是好的。    到了县衙之后一切事情都很顺利。    知县欣喜于水匪都被剿杀掉了,将这事上报,上头必然会奖赏他的。他原有心想要留李修尧在他县衙做个捕头,但在得知李修尧原是聊城的参将,接了吏部文书去兵部报到的事之后,他反倒立时就从堂上走了下来同李修尧行礼。    参将的品级是高于知县的,而且现在李修尧进京,品级肯定会再升。    随后知县又问了沈沅的家世。自然今夜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按照规矩,船上的人都要清自己的身份。沈沅没有法子,也只好了自己的家世。    知县一听沈沅的父亲是当朝太常寺少卿,对她的态度就越发的恭敬了起来。    待得一切都问清楚之后,知县下令将水匪头子关进了死牢,只待上报上头,拣个日子就要处斩。而对于李修尧和沈沅,知县则是遣人去雇了马和轿子来,亲自送他二人回船。    自然,官府的大牢不会那么好坐的。更何况她还特地的使银子让里面的狱卒好好的‘关照关照’采月。    现在见沈承璋问起,沈沅就垂下双眼,轻声的回答:“父亲所记不错,女儿身边的大丫鬟原是个叫采月的。只是女儿也没想到这个丫鬟竟然会是那样的人。女儿那时候还在去常州外祖父家的船上,这丫鬟就暗地里同其他丫鬟女儿不得父亲宠爱了,只怕往后父亲再不会接女儿回京的。她就懊恼当初不该到女儿身边来做丫鬟。后来等到了常州外祖父家,她竟然偷盗了女儿的贵重首饰,想要逃跑。所幸被上夜的婆子撞见了,这才没有跑成。女儿那个时候对她实在是寒心,就以偷盗主子的财物为名,遣人将她送到官府去处置了。”    又转头看着采薇,同沈承璋道:“这个丫鬟以往虽然是女儿身边的一个洒扫丫鬟,但是个忠心的,性子又和顺,所以女儿就将她提了上来,让她做女儿的贴身丫鬟。”    “这件事你做的好。”沈承璋点头,“做下人的,最重要的,那就是要对主子忠心,不可坏了规矩。”    又不轻不重的敲打了采薇几句,让她一定要忠心,采薇低眉顺眼的受了。    沈承璋又问着沈沅:“你什么时候到家的?”    “女儿是申时左右到家的,”沈沅垂着双眼,声音柔顺恭敬。    沈承璋算了算时间,就道:“你到家之后就来我这外书房了?没有先回去歇息一会儿?”    “您是我的父亲,又一年多没见您,女儿今儿回来了,自然是先要来拜见您的,哪里能自行先去歇息呢。”    沈沅回答的极是毕恭毕敬,且也表明了自己对父亲的依恋想念之情,沈承璋听了,心中自然觉得快慰。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下颌的胡须。又见沈沅眉眼间有疲累之色,想着她刚刚还在院子里跪了那么长的时候,沈承璋就忙道:“你现在赶紧的回去歇着吧。”    沈沅恭声的应了一声是。但却并没有走,而是转身看向采薇。    采薇会意,便将怀中一直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