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2/3页)大唐颂

了这么长时间以后庞巨昭其实也看明白了策军的打算,依靠围困浔州来吸引周边乃至南诏国的军队驰援从而再次进行围城打援。只是南诏那边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这才让策军的如意算盘落空。但是南诏国那边没有大军,却丝毫阻止不了叶广略忽悠周边的水族侗族等少数部族兵马共同对抗策军的打算。也还别,叶广略还真的拉来了好几万人规模的力量囤积浔州城西,作为和城内守军相互应援的犄角之势。    “大帅,指挥部传讯,让我们择机攻占浔州,另外其他几路兵马已经开始遵照总参指令陆续回中原腹地休整,南线大军由大帅主导,执行后续的战略计划。”柴嘉将指挥部发来的命令递给陈宇之后笑道:“只怕咱们要在这浔州过年了。”    在哪过年陈宇倒是不以为意,但是南线大军一下子撤走一半倒是让他皱了皱眉头,手指头也在案几上敲了敲道:“看样子总参那边已经在着手修改战略方向了,往后咱们南线需要独立对付南诏和曲承美这两股敌人了。”    “不是还有西路军吗?”柴嘉有点不解的问道,西路军薛洋那边可是还有十万大军未动,加上这边合计二十余万足够攻打南诏了。    “只怕西路军年后也会有新的作战任务。”陈宇微微一笑,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道:“咱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既然总参那边调整,咱们就争取在年前拿下浔州,打掉庞巨昭和叶广略。”    柴嘉点点头道:“咱们已经准备好了,叶广略近期也拉拢了不少周边少数部族的兵马,看样子是孤注一掷,两股合力只怕兵力是咱们的一倍有余。”    “传令下去吧,明日一早咱们攻城,你带队绕过浔州城去攻打这些乱七八糟的部族联军。对于他们一定要恩威并重,给他们吓破胆才有收复的可能,也给后续地方带来安宁。”陈宇显然比起薛万里来心思想的更长远,知道这些少数部族人马战力未必有多少,但是却关系着日后地方的安定。    “你放心吧,咱们两路同时出发,必然可以让对方首尾难以相顾。”柴嘉点点头走出帅帐去安排部队准备明日的战事。陈宇则独自一人坐在里面思索总参那边战略方向调整的事情。    浔州城外的形势也因为策军计划的调整而战火重燃,不过此时钱宁那边在昭州被拿下之后接到指挥部传讯让他收拢兵马回中原休整,等待总参新的战略调整。钱宁看完之后若有所思,看样子西北那边征战在即,不过他和薛万里一样,主力兵马撤回中原,也留下了一支兵马驻守昭州,这支兵马也在随后被徐英带走,整合成山地营的后续部队,成为后来高原作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可以几乎所有的南线大军的统兵将领在接到指挥部的传讯之后都在思索策府后续战略方向的调整,大军回归腹地必然是重新调整,分赴其他地区。不过这也意味着策军经过这几年的苦战已经初步完成了大唐的统一,下一步该是进军西北了吧?    李玄清站在长安城内抬头看着已经满城飘着雪花的长安也是一瞬间长长的吸了口气,自己这一世该做的基本上都快做完了,就等着收复那块后世所有人都恋恋不舍的广袤国土了。    “大哥哥在想西北吗?”巧兮抱着启走了过来看着李玄清盯着西北静足不语,猜到了他的心思。    “年后就该重启那段丝绸之路了。”李玄清逗了一下启笑道:“咱们到时候也过去吧,去看看大唐的安西,去看看那里还有没有我汉唐的踪迹。”    启现在还不会话,但是却学着李玄清的样子,伸着手指咿咿呀呀的指着西北,仿佛也想点什么,这一幕倒是让巧兮微微一笑,让如烟将启抱回千秋殿,夫妻俩则回到长庆殿开始研究西北的布局问题。    “这个黄河大桥还是得想办法建起来才行。”巧兮皱着眉头看着黄河道:“否则的话,咱们从长安修建通往灵州的铁路运输力必然是大打折扣,而且运输成本也会大大增加。西北战事白了其实就是后勤战事,我们的后勤能够走多远,大唐的国土就有多大。”    “可是黄河大桥可没那么容易修建,也不知道水泥的生产开发有没有进步?这一年咱们都盯在东边和南边了。”李玄清也知道巧兮的是什么,只是在大江大河上建造后世的那种桥梁,考验的可不仅仅是设计问题,更多的还是原材料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将关中和西北的交通连在一起,那么就无法打破困扰制约汉人经略西北千年以来的最根本的难题。    “明咱们去工业集团,然后顺便去一下何大哥他们家,看看水泥还有特种钢材有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不定他们已经突破了呢?”巧兮拉着李玄清的手笑道:“如果有进展咱们可以试着建造一座横跨黄河的大铁桥,这样就可以突破黄河险,让关中和中原的物资和人手源源不断的进入河西,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的也是。”李玄清被她这么一也是微微一笑,拉着她边走边道:“咱们去内阁大楼,岑先生内阁那边准备核算江南和东北两地缴获,不定还有余力去修建大桥。”    “大哥哥我看悬,你忘啦,渤海湾那边的铁路还没修完呢,我之前听还没修到燕郡城呢,这还是两头一起修的。现如今渤海湾结冰,只怕要暂时停工,等待开春以后才能继续了。”巧兮笑道:“不定那边还在储备枕木呢,东北那边木材资源丰富,所有的枕木都是就地取材的。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