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调虎离山(第1/2页)河山入战图

    ()    王爷指的是谁?

    指的是当今子的次子,恭王殿下陆士崇。季霖儿的姑母曾是恭王殿下的乳母,在宫内照顾恭王多年。年轻力壮的季淮因有一身好武艺,凭借这种关系,被恭王生母陈皇后介绍给了当时还是信营指挥使的符远。

    季淮从此踏上仕途,由于他只有一身武力,且后台关系不够硬,所以升迁极慢,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升到信营副指挥使的位置。

    季霖儿时,经常被姑母带入宫中玩耍,认识了比他大十来岁的恭王,算是故交好友。

    恭王陆士崇在十年前弱冠之时,就藩于边防重镇冀州继府,于季家便没了太多联系。恭王忠义仁厚礼贤下士,深得子陛下青睐,特许他组建亲兵卫队之大权,这在大楚诸多藩王之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相比起铁面无私的护神将,季霖儿更愿意去恭王府寻求帮助。

    “嗒嗒嗒!”又是一阵马蹄声响起!

    文治县作为陇秦总兵府所在,是西北边防之要地,每都有许多铁骑飞驰而过的身影,文治百姓早已习惯了这一切,所以该做买卖的还是做自己的买卖,该走道的仍走自己的道,没人去探讨,没人去议论,没人去在意。

    三个冷面军士驾着白马,往城门奔来。尤明转过脸去,不敢直面,待他们走得远了,才悄声道:“难道……我们的行踪泄露了?”

    “不会吧……只有齐世叔见过我俩,他不会出卖我们的。”季霖儿深感不安。

    尤明总觉得这话有些纰漏,思来想去,大惊道:“遭了!把他给漏了!”立马揭下头上裹着的青布,瞪大瞳孔,一脸惶急。

    经过这些的相处,季霖儿知道尤明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愣头愣脑,他的担忧往往不会是杞人忧,低声问道:“怎么了,有哪里不对吗?难道是他手下的将士把我们抖露了出来?不会吧,我都没把令牌给他们看,更没和他们照过面啊……”

    “在总兵府上抓住问话的那个厮,我们把他给漏了!”尤明紧紧攥住青布,双手不住颤抖……

    季霖儿大惊,慌忙起身!

    “出城!”

    突然间,人声鼎沸,周围百姓不约而同往城门靠拢,举目眺望,只听一声巨响,城门被关上了。

    文治的老百姓虽然见惯了铁马金戈,但很少有人见过大白关城门的,议论纷纷吵吵嚷嚷。

    尤明昂起头,将一碗茶“咕嘟咕嘟”一口喝了干。不伤及无辜是他的坚定原则,所以没到生死关头,神鞭一定不能乱用,要想一个脱身之策,实非易事……

    他心想,季霖儿这个打扮十分普通,扔进人堆里一时半会儿是发现不了的。可自己头上裹着青布,一取下来又是一头乱发,特征实在是太明显,只能寄希望于瞬间长出长发,或者干脆剃个光头……不太现实……他犹疑不定,拿着青布也不知该不该裹。

    “嗯……别担心……勇营的人抓人是一流的,但是寻人的本事可远比不上我们信营。”季霖儿自己拿不定主意,瞧他半晌不话,有意打破这沉默的气氛。

    “季姑娘,我有一计,可以保你出城。”尤明终于想到了一个对策。

    “什么意思,你不跟我一起吗?”季霖儿声音发颤。

    “他们真正要抓的人是你,不是我。但我若现身,一定能去引开他们的注意力,到时候时机到了,你自己出城便是。”

    季霖儿陷入了沉默。

    “我不过是个劳苦百姓,就算真的被抓了,他们也不会把我怎样的。我只姑娘你去益川了,引得他们往南去追。你一路往东,去找恭王爷,到时候我若还活着,你务必要来救我……”尤明掏出兑换的银两和剩下的金叶子,一并塞到季霖儿手上。

    “你与此事毫无关连,我怎么可以让你为我白白送掉性命?”季霖儿玉手微颤,心也跟着颤抖。

    尤明轻轻一笑,道:“你找个地方换上一身新衣服,只要躲得了一会儿,我保管他们找不到你!”不等季霖儿多,起身从茶肆后面的道离开了。

    季霖儿看着尤明远去,颇有壮士诀别的味道。这个相识不久的男人,竟会如此果断的为自己以身犯险。不知道为何会对这个人如此信任,相信他绝不会弃自己不顾。

    季霖儿选择相信尤明,也相信他能马到成功。她牵着两匹马儿,在集市上一个摊买了好几件不同颜色不同式样的衣服,找到一家客栈,将马匹交给了店二,在客房中随便挑上一件衣服换上。然后独自走到另一家客店,找了一个角落坐下,随便要了几个菜,可怎么有心思咽得下一口呢?

    邻桌的客人推杯换盏,大快朵颐,好不开心好不羡慕。想想十多以前,也是这个自在的模样,一夜之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只有身处困境时,才会觉得以前随便一件不起眼的事,都变成了美好的奢望。

    客店外马蹄声起起伏伏,季霖儿的心砰砰直跳,担心会有勇营的人突然进来。客店里的客人们还不知道成城里涌动的暗流,他们更不会知道,角落的这个娇俏的妙龄少女,竟是子亲兵追捕的钦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