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报恩与真心人(中篇)(第1/2页)真命天子之明孝宗传
() 几日后,宪宗便传旨派人将朱佑樘请到乾清宫中来。传旨的太监到慈宁宫的时候恰巧两宫太后正在陪同太子读书练字,这太监早有耳闻这两宫太后都不是好惹的,于是便在朱佑樘的书房前候着,这太监自以为是的聪明倒是让两宫太后起了疑。两宫太后一听是宪宗紧急召见朱佑樘,而这个太监却因为自己在屋内迟迟不肯进来传旨,总觉得这其中有蹊跷。便将这个等候多时的太监叫了进来。
“你是何人派来的?来我慈宁宫有所谓何事啊?还不速速给哀家交代清楚咯!”孙太后一见那传旨的太监便大声问道!
钱太后当了多年的皇后陪着朱祁镇经历过大风大浪,为人十分谨慎,对于下人也是很有一套的。对于自己的敌人她向来不会心慈手软。如今她最看重的便是她的这个皇孙朱佑樘了,她知道此刻的朱佑樘是宫内宫外不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想要害朱佑樘的人不在少数。而眼前这个太监十分的可以,钱太后对于这个突然来传旨的太监十分的好奇。
那太监听到钱太后这番话以后更是吓得不轻,急忙给钱太后跪下,一直不停的磕头,磕完几个响头后便畏畏缩缩的道:“回禀太后的话,奴才是乾清宫的太监,奉万岁爷口谕请太子移驾乾清宫,万岁爷有急事要跟太子讲。”那太监一完话便抬头看了一眼这高高在上的太后,这一眼看得这太监可谓胆战心惊,钱太后用一双凌厉的眼睛瞪着那名太监。此刻那名太监被吓得直哆嗦。钱太后觉得这个来传旨的太监很是不对劲,但是又没有什么证据,于是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哀家也许久没有见万岁爷了,这样吧,哀家带着太子随你一同去乾清宫见万岁如何?”这话看似是在征求那太监的意见实则是在通知那太监自己要做什么,就想试探试探这个太监会有怎样的反应。
太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阻止,但是想到自己进入乾清宫是总管太监曾经过一句话‘主子什么就做什么,这才是奴才该有的本分。’现如今好像只能随了钱太后的意了。来传旨的太监急忙道:“奴才这就给太后您开路去。还请太后和太子赶紧些。”
钱太后对这太监的话十分的满意,点了点头,将朱祐樘从座椅上抱了下来,随即徒步拉着朱祐樘的手向着乾清宫出发了。一个时辰过去了,宪宗见朱祐樘和传旨的太监还没有来,心中有些慌了,生怕自己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又被奸人所害了。正当宪宗坐不住想要亲自去一趟慈宁宫的时候,便看到了钱太后带着自己的儿子来了乾清宫。宪宗急忙向钱太后行了一个礼,并且问道:“母后,不知母后今日怎么得空来儿臣的乾清宫啦?”
钱太后看了一眼身旁的太子,又看了一眼来传旨的太监,道:“万岁爷,哀家的好儿子,你以后要传旨还是派一个稳妥一点的。这太监畏畏缩缩的我还以为他是假传圣旨,目的是为了害我的乖孙儿。没想到倒真是皇帝你的太监,哀家此番前来也是想护送我的乖孙儿。哀家可不想咱们大明朝断了后了!”钱太后明面上是在责怪那名太监,实则是在责怪宪宗办事不够稳妥,用人不善,那也没能力办事儿的人倒是提拔到了自己身边,再也就是责怪宪宗专宠万贵妃的后果。宪宗听得出钱太后的弦外之音,许多年了,宪宗也有许多年没有听到钱太后的训诫了,突然听到非但不反感反而有些舒坦。这么些年了,没有人肯指出自己的错误,而自己也是看到了事情的后果才知道当初犯下的错误。可惜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弥补的。
宪宗十分受教的向钱太后鞠了一个躬,并且道:“多谢母后提点,儿臣定当谨记母后的教诲。母后难得来一趟,不如到偏殿去歇息一会儿,我有事情给佑儿,随后就来陪母后。”
钱太后摇了摇脑袋,有些不悦的道:“难道有什么大事是哀家不能听得吗?皇帝是不信任哀家还是怎么着?这么着急着赶哀家走?”钱太后有些生气了。宪宗见钱太后有些不悦,便急忙解释到:“母后过虑了,儿臣没有要赶走母后的意思。罢了!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在纪淑妃走之前,她请求朕一件事情。来这件事情也是大事儿。纪淑妃请求我准许此刻简箬带着佑儿出宫一趟,为的是感谢当年让佑儿能够活下去,并且抚养了佑儿将近一月的一名秀才。如此来这名秀才还是我大明江山的救星,也是朕的恩人。如今朕答应纪淑妃的事情的时间已到,朕让佑儿来就是为了告诉佑儿这件事,让佑儿随简箬出趟宫,亲自谢了那恩人。”宪宗向钱太后一五一十的解释道。
钱太后总算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会儿事儿,但是仔细想了想,若是此刻出宫,岂不是很危险,宫中上上下下都盯着太子的一举一动,如果找到合适的时机定会要了太子的命的。如此看来出宫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这大明江山将会后继无人啊!钱太后急忙阻止道;“报恩的话哀家没什么意见。但是这出皇宫还请皇帝三思啊,要知道这后宫危机四伏,想要太子的命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啊!”钱太后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
其实这一点宪宗早就想到了,所以在一路上就安排了许多锦衣卫高手暗中保护着朱祐樘,并且陪同朱祐樘去的人里面除了简箬以外还有另外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