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旧寺无尘(第1/2页)大唐江湖录
() 萧错被龙追忆安排住进无尘寺的客房,清早起来他在寺里转了一圈,这才明白为何昨夜自己一点也感觉不出来这是个寺院。 寺里建筑之破,寺僧之少,他平生从未见过。若不是正大门挂的那个歪歪斜斜的木牌上写了“无尘寺”三个字,相信不会有人知道这是个寺院。 “萧施主早。”一个十四五岁的和尚走过来对萧错行了一礼。 这个和尚叫寂明,是整座无尘寺里唯一的僧人。而萧错和龙追忆,是寺里仅有的两位住客。 看萧错东张西望的,寂明道:“萧施主是在找龙施主吗?她在后山,我带您去吧。” 寂明的后山,其实只是一片不大不的树林,如今才到初秋,林里的十几种树木依然青葱浓绿。 树林的另一边有片荒地,上面栽种着许多松柏,松柏高矮不一,甚至有一片的枝干还很纤细,土质也是松软的,显然没种下多久。 龙追忆正拖着受伤的腿,艰难地给那些松柏浇着水。 萧错道:“她不仅腿受了伤,背上也有伤,都这样了还来浇什么水?这些树需要浇水么?” 寂明道:“只有这样,她才能找回心里的宁静,随她吧。” 萧错怔怔地看着这个比自己了十岁的和尚,突然觉得他的微笑,他的言行举止,完全与他的年龄不符,反而更像个得道高僧。 似乎是感觉到了萧错的疑惑,寂明缓缓道:“僧来这无尘寺不过两年,修为尚浅,萧施主不必用如此眼光看僧。” 萧错笑着挠了挠头,道:“在下失礼了。” 寂明道:“萧施主一定是在好奇僧与龙施主之间有何渊源,其实与她有渊源的,不是僧,而是僧已经圆寂了的师父,他叫无念。” “无念?” “没错,就是你们京城里那间无念酒馆的‘无念’,已故的孤焰施主也曾随龙施主来过此地,得恩师开解后才将酒馆改名无念。” “原来无念酒馆的名字是这样来的。”看着远处的龙追忆,萧错道,“那她呢?她为何会大老远跑来这里给树浇水,还这里对她有特殊的意义?” 寂明缓缓道:“师父无念大师一心向佛,唯一犯过的戒,便是对龙施主了谎话。” 萧错一脸茫然,寂明继续道:“两年前僧入寺剃度的时候,师父给僧讲了这个故事。五年前师父的一个故友带了自己的女儿前来请他帮忙,那位施主当时才十四岁,还没僧现在的年纪大呢。 “施主因为一时疏忽,铸下大错,害死了一个村子一百二十七条人命,她悔恨难当,整日用酒麻痹自己,甚至想要自杀谢罪。师父告诉施主,她罪孽深重,就算一死,仍然不会得到佛祖的谅解,还会连累家人同受孽报,若想赎罪,她须得救下一百二十七位无辜之人的性命,方能以自己的命相抵。 “师父,佛祖普度众生,宽大为怀,不会有此意,只是那施主自己陷入执念,万般开导无果,才不得已用这些谎话来骗她。施主当时年纪,这些话竟真的让她相信了,她便照师父所,每救一人就在后山种一棵松柏。 “如今后山早已种满一百二十七棵松柏,师父也已圆寂,龙施主不再是当年的施主,自然明白师父的用意,所以一直很珍惜自己的性命。不过她从没停止过种树,而且每当她困惑难受时,依然会回来看看这些树苗。” “种树?这样也能让自己心里好过些么?”萧错喃喃道,“若真是可以,那我或许也该种上两棵吧?” 寂明道:“看萧施主面露苦色,莫非也与龙施主一样,有着相同的难解之处?” 萧错苦笑道:“我不知道,有时候觉得没有,有时候又觉得有,反反复复,纠纠结结,总是在心里挥之不去。” 寂明道:“近日僧在抄师父留下的《四十二章经》,经文里,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施主可明白这是何意?” 萧错摇了摇头,寂明继续道:“经文的意思是,若施主您犯过错,只要您知错悔过,改正行善,罪孽自然就消除了。依僧愚见,若施主改正了却还是放不下从前的罪过,便形成心魔,日夜缠绕着您,这些心魔已不再是源于您的过错,而仅仅是您在内心深处为自己上的枷锁,施主又何苦与自己为难呢?” “心魔?” 寂明笑道:“执念便是心魔,若施主心有执念,那还是尽早放下的好。就如龙施主,她曾夜夜被噩梦缠绕,苦不堪言,可她一直在学着放下过往,纵然尚未成功,但比起当初那位要以死谢罪的施主,如今这位龙施主活得更加自在。” 看着这和尚明明一脸稚嫩,却又似智思通透,萧错恭恭敬敬地对他行了一礼,道:“多谢师父开解,在下会学着放下的。” 寂明离开后,萧错也去到荒地里,与龙追忆一起给松柏浇水。 龙追忆道:“我只是找点事做,这些树其实不浇水也没事,你不必帮忙。” “我也想找点事做。”萧错看着满地的松柏,问道,“你的树苗哪来的?我也想种上两棵。” 龙追忆一脸地好奇地看着他,道:“为何想种树?” “学你啊,或许这样能让心里好过些。” “你也跟我一样,犯过不可原谅的错么?” “我不知道,只是心里时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