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解决之法(第1/3页)十全书生
() 既然以后要住在魏伯家,而大姐对魏家照顾有加,宁叶便将自己的一些想法都了出来,权当是给大姐之前照顾之情。 “魏伯,我问你,赵家一个车行最快几才能造出一辆马车。” 魏伯沉吟了一会后道: “日夜赶工的话最快两。” “也就是一年能造一百八十乘,我们就按两百算吧。那我再问你,赵家车行的生意主要是在江南和两浙一带吧。” 魏伯点点头。 “南江和两浙一带的居民站全国总人口的三成多,而南江两浙一带有着全国一半多的作坊和商户,这三成的人口中约有一层的商户和作坊需要马车以及一些散户,再假设他们每三年需要换新的马车,一次更换数按最低三乘算,最后估算一下一年也需要百万的乘。” “魏伯我再问你,赵家在这些地方又有多少车行?” 魏伯以前从来没有仔细算过这些,现在听宁叶分析觉得很有道理,愣了半响才道:“大大加起来有五六百吧。” “好,那就按六百算,那赵家一年最多生产十二万乘。赵家算是南江两浙一带最大的车行商了,其他的车行应该是没有赵家这般实力了吧,我就按他们平均年产六万乘,那做车行的能有多少?魏伯你算算吧。” “南江两浙一带的出名字的应该有二十来家吧。” 魏伯自己在心中算了算,如果按宁叶的法,最终的供货量离需求量还差了数十万之多。以前他对账都是看看出入情况,对于各地的供货需求以及赵家的产能都没有细算过,现在算算才知道原来赵家还有这么漏掉的生意。不过他也没有被这些数字冲昏头脑,宁叶也了这些都是按照赵家最大的产量来算的,也就是那差下的也是赵家无能为力的。 他见宁叶分析的如此清晰,心中想到着王公子必然是有了应对的办法,便急急追问道:“王公子,你是不是有了应对之法?快出来听听。” “魏伯你有听过股份制或者合伙经营?”宁叶问道。 这个股份制魏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合伙经营这种事很多商家都有这么做过,不是什么新事物。 “股份制到是没有听过,但是合伙经营知道。” 既然知道合伙经营宁叶想来理解股份制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了,便解释道: “这么吧,股份制就是严格系统化的合伙经营。” “系统化?”魏伯迷惑的看着宁叶。 宁叶心中郁闷,接着想了想又道:“就是细分条理,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实施手段。” 魏伯苦思良久,最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宁叶看他疑惑,便又用他能理解的词汇与他明了一番。 等到他魏伯完全弄明白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宁叶讲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不过好在黄不负有心人魏伯总算是理解了个**成。 宁叶给出的方案其实就是照搬了他以前那个时代的经营模式,股份制实质就是将分散的财力人力集中起来统一分配管理,自负盈亏,按一定比例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细节就是一定要制定好一份详尽的契约让入股者能清楚的看到自己能得到的利益。如果这套方案成功了的话,那赵家肯定能拉动不少的合作者,新建更多的车行,总之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但是总归一点就是能让人看到利益。 魏伯明白宁叶的想法好,对宁叶刮目相看,这种奇妙的想法如果真的能行通,那无疑是将赵家拉出了火海。他兴奋至极本想这就将这个想法就告诉大姐,但是却被宁叶阻止了。 “魏伯,都这么晚了,大姐舟车劳顿的也累了,就不要去打扰了,更重要的是我现在又累又饿。”宁叶道。 魏伯看看色觉得宁叶得在理,便打消了现在去大姐的念头,笑道:“那好吧。我这就去下厨犒劳犒劳你。” “要不我也来吧。”宁叶道。 “这怎么行,君子远庖厨,怎么能让你下厨。” 宁叶此刻是真饿了,何况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君子。还有一点是他个人比较喜欢下厨,留学国外的那段时间也都是自己做饭,因为手艺好,那些同学也经常到他家蹭饭,所以养成了自给自足的习惯。但自他来到这个世界后他便一直没有下过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不怎么适应这个世界,现今这么些时日过去了他也渐渐的习惯了,因此今日便想起下厨做一两道菜找找手感,也算是庆祝自己真的融入了这个时代。 “两个人做的快,而且你知道我的口味吗?我这个人是很挑剔的。”宁叶玩笑道。 魏伯见宁叶主意已定便不在多什么,反而对宁叶这种率性而为的个性让他生出了一种亲近感。 看着眼前这个人,他总感觉这王公子不简单,这一路走来,他处变不惊,先是救了那伙辽人,间接化解了辽圣之间不必要的干戈,然后在遇到花时表现出果决的执行力和判断力,最后是商队出现疑似花病后的应对得体,沉稳而自信。刚才又仅凭几句话就能演算出赵家生意上的纰漏,并且及时想出了一个应对之策,而这所有的一切,除了才一词就没有什么能概括他的表现了。魏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个王公子定是个非凡之人,是老爷派来拯救赵家的,自己一定要牢牢的抓紧了。 “那好,我与你一起!” 魏伯还是低估了宁叶,进入厨房后宁叶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